[发明专利]新型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25782.5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关庆鹤;杜国珠;李国骥;曲郁婵;刘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G01M3/22;G01M3/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热管 密封 性能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新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换热器产品具有管板与换热管结构,管板与换热管采用胀接、焊接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管板与换热管将温度及压力不同的两种介质分隔开以进行着热量的交换,为使管板与换热管连接可靠,保证换热器产品的安全运行,管板与换热管连接必须满足一定的密封要求。为检测管板与换热管连接的密封性能,在胀接工艺评定试验时需进行液压试验以检测胀接的密封性能;管端焊工艺评定试验时需进行氦检漏试验以检测焊接的密封性能。传统的方式是在试验筒的一端焊接压力容器筒,焊接牢固,并在换热管上焊接管堵,焊接完成后向压力容器一侧充入上述介质进行密封性能试验。但由于压力容器采用焊接形式进行密封,无法重复使用,且试样进行后续相关试验时工序较为繁琐,只有将压力容器与试验筒切割分离并修磨试样割缝后才可继续进行工艺试验。
现有的设备采用焊接形式进行密封,无法重复使用,且试样进行后续相关试验时工序较为繁琐,只有将密封的压力容器与试验筒切割分离并修磨试样割缝后才可继续进行工艺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了现有试验装置的缺点,不但能够进行不同的试验还达到了简化工序、缩短试验周期、重复利用装置的目的。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试验装置,其组成包括:由端盖、试验筒、密封垫及相应的管接头组成,被试验的管板、所述的试验筒及密封垫形成密封腔,试验时处于最高端管座A与试验筒相连,试验时处于最底端管座B与试验筒相连,被试验的管板两侧的密封形式采用八角槽或凸台平面。
所述的新型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试验装置,所述的被试验的管板与所述的试验筒、所述的端盖之间采用八角槽密封或者凸凹台密封连接。
所述的新型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试验装置,所述的试验筒中顺次装有胀管,所述的试验筒一端通过所述的密封圈连接所述的被试验的管板,所述的试验筒另一端焊接有筒端盖。
所述的新型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试验装置,所述的胀管均在一端装有管堵,所述的端盖与所述的试验筒之间通过长螺栓螺母连接紧固。
一种新型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试验方法,将端盖、试验筒、试验筒、密封垫及相应的管接头就位,安装在被试验的管板相应位置、将胀管上安装管堵,预紧螺栓螺母后,开启处于最高端的试验介质口管接头螺塞,通过管座充入试验介质;试验筒中充满试验介质后,根据试验要求加压,并进行相应的检测;试验完成后,泄压开启处于最底端的排放试验介质管接头螺塞排放试验介质,并拆除螺栓螺母、试验筒即完成试验。
所述的新型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试验方法,所述的试验方法进行管端焊密封试验中的氦检漏试验,管子管板胀接试验中的液压试验;试验时仅需要充入不同的介质即可,无需更换其他装置。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利于管板与换热管密封性能检验的标准化、规范化,可减少一次性工艺装备消耗。
2.本发明可进行不同试样或不同性质的试验,如管端焊密封试验中的氦检漏试验,管子管板胀接试验中的液压试验等;试验时只需要充入不同的介质即可,无需更换其他装置。
3.本发明的解决了换热器中胀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评定密封试验中的繁琐工序,使用端盖、试验筒、密封垫、螺栓螺母替代了焊接压力容器筒,且没有后续的气割压力容器筒及修磨工序,将密封试验极大简化,试验过程更为简易。
4.本发明替代了换热器产品胀接、焊接工艺评定的检测密封性能试验时必需采用焊接压力容器筒的传统方法,在密封试验性能检测中可采用常规的螺栓螺母及密封垫的形式密封。
5.本发明中端盖、试验筒、密封垫、螺栓螺母针对一定规格的试样可重复使用,减少了一次性工艺装备消耗,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6.本发明可应用于类似换热器产品工艺评定试验中的密封检查,密封检查试验包括泄露试验及耐压试验,有利于管板与换热管试样密封性能检验的标准化、规范化。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蔗渣氧碱蒸煮效果的纸浆制备方法
- 下一篇:坚固的消费者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