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废危废焚烧系统烟道式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5444.1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开晓胜;张翼翔;徐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7/06;F2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废危废 焚烧 系统 烟道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道式余热锅炉,具体涉及医疗垃圾、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用于热能回收利用的烟道式余热锅炉。
技术背景
目前国内医废、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热能利用装置普遍采用传统的空气换热器或简单的对流管束余热锅炉,寿命短,换热效率低。而且对于按危废处理工艺要求(1100℃烟气温度),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烟气温度已接近飞灰的软化温度,软化的飞灰极易黏结在对流管束上,造成锅炉换热效率不断下降和受热面的快速腐蚀,增加了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旨在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系统的运行成本的医废危废焚烧系统烟道式余热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医废危废焚烧系统烟道式余热锅炉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锅筒,锅筒安装在连接有四根立柱的平台上,四根立柱内为炉膛,炉膛下方设有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所述炉膛采用敷管式炉墙构成前、后双炉膛,烟道为∏型结构,前、后双炉膛净空截面由无缝钢管焊合扁钢后组成前、后、左、右、中五片水冷壁,该水冷壁为膜式水冷壁,水冷壁本身及其炉墙均通过水管系统吊挂装置悬吊在平台的大梁上;所述前水冷壁上端倾斜15度进入中间上联箱,下端直接进入下联箱,前水冷壁与前水冷壁分散下降管构成回路,该回路中前水冷壁分散下降管和上升管的内截面比值为0.311;所述后水冷壁上端倾斜15度进入中间上联箱,下部直接进入下联箱,在后炉膛上部管子的中间部位悬挂有旗帜型蒸发管束,后水冷壁分散下降管与后水冷壁及旗帜型蒸发管束构成回路,该回路中后水冷壁分散下降管和上升管的内截面比值为0.3;所述中水冷壁上端经出口窗后垂直进入上联箱,下部直接进入下联箱,与中水冷壁分散下降管构成回路,该回路中中水冷壁分散下降管和上升管的内截面比值为0.311;所述右水冷壁上端进入上联箱,再由两根右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包,下端进入下联箱,分别与两根右水冷壁下降管构成回路,该回路中右水冷壁下降管和上升管的内截面比值为0.311;所述左水冷壁上端进入上联箱,再由一根左水冷壁引出管进入汽包,下端进入下联箱与一根左水冷壁下降管构成一个回路,该回路中左水冷壁下降管和上升管的内截面比值为0.35;所述后炉膛下空间设有蛇形管省煤器。
本发明采用适合医、危废焚烧系统的小型烟道式余热锅炉,具有结构合理、热效率高、环保指标高的优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本发明锅炉的烟道采用∏型结构,前烟道布置辐射受热面,后烟道采用对流受热面,前烟道的空腔避免了软化灰的黏结,飞灰在经辐射受热面降温后变硬,不易黏结在后烟道的对流换热面上。同时前烟道空腔使飞灰进一步沉降,有利于二噁英等污染指标的控制。同时此布置使热能转换合理,提高了锅炉效率。
2、本发明锅炉受热面为单元式排列,因此锅炉的容量(min)~(max)能够做到非常容易的随着医废、危废的处理量的变化而增减。
3、本发明锅炉密封性大大提高,增加了系统效率和经济性。
4、本发明锅炉采用悬吊结构,使整个锅炉的受热膨胀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烟道式余热锅炉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烟道式余热锅炉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烟道式余热锅炉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和图3可见,本发明医废危废焚烧系统烟道式余热锅炉包括锅筒1,锅筒1安装在连接有四根立柱2的平台3上。立柱2选用槽钢双拼,立柱2的截面为220×200。钢架顶部采用300mm的大梁。平台3楼梯分为三层,均以适应运行和检修的需要而设置,平台3与楼梯采用钢板网结构,平台宽度为730mm,楼梯宽度为600mm,坡度为50度。平台3与立柱2允许承受的有效负荷为2000N/m2,未经允许不得附加其它负荷,同时也不允许不加补偿的切割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证膜层沉积质量的方法、膜层沉积设备的每日监控方法
- 下一篇: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