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与塑胶的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5130.1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0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曹嘉文;周书祥;谢岳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17;C09J175/04;C03C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塑胶 复合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与塑胶的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壳体作为电子装置主要零组件之一,其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3D玻璃外壳由于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触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为利于后续的组装,3D玻璃外壳上往往还需要设置卡扣或螺柱等零部件,但它们无法在玻璃热压成型的过程直接形成。现有的玻璃件与塑料件的结合,通常在玻璃件与塑料件的结合界面上设置固体的粘结件或涂敷液体胶水,但是该类方法的结合强度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合牢固的玻璃与塑胶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复合体。
一种玻璃与塑料的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玻璃件;
在玻璃件表面涂覆活化液并烘干,该活化液为水解的硅烷偶联剂;
在烘干后的活化液的表面喷涂胶水并烘干,该胶水为含有氨基官能团的胶水;
注塑成型塑料件于玻璃件喷涂有胶水的区域。
一种玻璃与塑胶的复合体,其包括玻璃件和结合于玻璃件表面的塑料件,所述玻璃件与塑料件的界面结合处设置有一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层和一胶水层,其中水解的硅烷偶联剂层与玻璃件直接结合,胶水层与塑料件直接结合,该胶水为含有氨基官能团的胶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璃件进行表面活化,然后使用含氨基官能团的胶水涂敷于活化表面,再注塑塑料件于玻璃件涂覆有胶水的表面区域;该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利用该种方法制得的复合体的玻璃件与塑料件结合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复合体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发明玻璃与塑胶的复合体100,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玻璃件10。
(2)对玻璃件10进行表面活化处理。
由于玻璃的表面活性不高,为了使后续塑料件20与玻璃件10能牢固粘接,需对玻璃件10表面进行化学活化处理。将硅烷偶联剂和水混合均匀配制成活化液,其中硅烷偶联剂和水的质量比为3-5:97-95,硅烷偶联剂在水中发生水解。将水解25-40min后的活化液均匀涂于玻璃件10的局部表面。控制活化液的量,保证玻璃表面有一层活化液薄膜即可。然后将涂有活化液的玻璃件10置于80-120℃的烘箱中烘烤5-10min,使硅烷偶联剂与玻璃件10表面充分反应并形成一硅烷偶联剂层11。
玻璃表面含有丰富的Si-OH基团,水解后硅烷偶联剂也形成有Si-OH基团,两者之间的Si-OH基团缩聚形成Si-O-Si基团。硅烷偶联剂的另外一端的有机链裸露,利用有机链端基(环氧基团)的活性增加玻璃表面的活性。
(3)在玻璃件10表面喷涂胶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牌匾制造方法
- 下一篇:二氧化碳的持续并流电化学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