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阻尼模块及其应用的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5046.X | 申请日: | 201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隆国;刘兴富;颜立维;陈俊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阻尼 模块 及其 应用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阻尼模块,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限制涌入电流的动态阻尼模块及其应用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通常会利用调光器来调整发光元件的亮度。一般来说,调光器可为双向栅流器(triode for alternating current,TRIAC)或是SCR(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其可通过调整输入的交流电源的电流大小、电压大小或是相位,以达到调整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的目的。
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驱动电路的系统方框图。驱动电路100包含一交流电源110、一调光器120、一整流电路130、一电磁干扰滤波器140和一转换器150,以供应驱动电流至发光元件160。然而,调光器120虽然可以调整发光元件160的发光亮度,然而使用调光器120却会将交流电源110所供应的交流电压的前缘或后缘截断,因此造成后级的装置收到的输入电压突然升高,而输入电流则会因电磁干扰滤波器140而产生涌入电流和振荡。当输入电流产生振荡时会使得调光器120不正常截止,即会造成发光元件160闪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阻尼模块,藉以解决现有驱动电路中因使用调光器而产生涌入电流,对驱动电路造成损害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动态阻尼模块,其包含一计时电路和一阻尼电路。计时电路包含一电容。阻尼电路耦接于计时电路。每当一输入电压供应动态阻尼模块时,电容充电,阻尼电路进入一第一工作状态并产生一动态阻尼值。当电容的电容电压大于一第一临界值时,阻尼电路进入一第二工作状态,动态阻尼值开始下降。当电容电压大于一第二临界值时,阻尼电路进入一短路状态,动态阻尼值降为零,以降低电源转换模块的功率损失。
本发明所揭露的驱动电路,包含一调光器、一整流电路、一动态阻尼模块和一转换器,用以将一输入电流经过调光器、整流电路、动态阻尼模块和转换器,产生一驱动电流,其中动态阻尼模块进一步包含一计时电路和一阻尼电路。计时电路包含一电容,用以每当一输入电压供应动态阻尼模块时,电容充电,并在输入电压为零时,电容放电。阻尼电路耦接于计时电路。每当电容开始充电时,阻尼电路进入一第一工作状态并产生一动态阻尼值。当电容的一电容电压大于一第一临界值时,阻尼电路进入一第二工作状态,动态阻尼值开始下降。当电容电压大于一第二临界值时,阻尼电路进入一短路状态,动态阻尼值降为零。
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动态阻尼模块只在充电回路在充电的初期才运作(耗能),因此不仅可以限制驱动电路的涌入电流,相较于一般固定式的阻尼电路,可大幅地降低阻尼电路在电源转换器中的耗能,并可大幅地降低因为阻尼而下降电源转换电路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驱动电路的系统方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系统方框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模块运作时的时序图;
图4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模块运作时的各参数的波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系统方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动态阻尼模块运作时的各参数的波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200、300 驱动电路
110、210、310 交流电源
120、220、320 调光器
130、230、330 整流电路
140、250、350 电磁干扰滤波器
240、340 动态阻尼模块
241、341 计时电路
242、342 阻尼电路
150、260、360 转换器
160、270、370 发光二极管
A-H 端点
C1-C5 电容
D1、D3 单向导通元件
D2、D4 稽纳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的脱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羊四宝产品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