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和具有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4901.5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侊珌;林室圭;李定洙;李镐年;金烔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H05K5/02;F21V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薛义丹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具有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元件,用来根据被提供的图像信号来输出图像;
框架,设置在所述显示元件的后表面上;以及
反射层,形成在所述框架上并且位于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框架之间,
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利用包括银和铝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形成的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利用金属材料和注入成型产品中的一种形成的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底部底漆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利用包括亚克力、聚氨酯、硅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聚酯和高聚物聚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来形成所述底部底漆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底部底漆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紫外固化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用紫外线对包括亚克力、聚氨酯、硅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聚酯和高聚物聚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进行固化来形成所述紫外固化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顶部涂层,所述顶部涂层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并且位于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反射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利用包括亚克力、聚氨酯、硅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聚酯和高聚物聚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来形成所述顶部涂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涂覆在所述反射层的表面上的防褪色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硅颗粒层,所述硅颗粒层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并且位于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反射层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底部底漆层,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反射层之间;
紫外固化层,置于所述底部底漆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
顶部涂层,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并且位于所述显示元件和所述反射层之间;以及
防褪色层,涂覆在所述反射层的表面上,
其中,利用加入了颜料、染料和猝灭剂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来形成所述底部底漆层、所述紫外固化层、所述顶部涂层和所述防褪色层中的至少一层。
12.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
光源;
框架,设置在所述光源的后面;以及
反射层,形成在所述框架上,
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利用包括银和铝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形成的涂层,并且朝着所述照明装置的前侧反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底部底漆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利用包括亚克力、聚氨酯、硅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聚酯和高聚物聚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来形成所述底部底漆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底部底漆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的紫外固化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通过用紫外线对包括亚克力、聚氨酯、硅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聚酯和高聚物聚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进行固化来形成所述紫外固化层。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的顶部涂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利用包括亚克力、聚氨酯、硅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聚酯和高聚物聚酯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来形成所述顶部涂层。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涂覆在所述反射层的表面上的防褪色层。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的硅颗粒层。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
底部底漆层,置于所述框架和所述反射层之间;
紫外固化层,置于所述底部底漆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
顶部涂层,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以及
防褪色层,涂覆在所述反射层的表面上,
其中,利用加入了颜料、染料和猝灭剂中的至少一种的涂料来形成所述底部底漆层、所述紫外固化层、所述顶部涂层和所述防褪色层中的至少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9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表面锌钙铈磷化溶液及其转化处理工艺
- 下一篇:测试技术和电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