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同步广告牌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4604.0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7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阚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立东 |
主分类号: | G09F11/02 | 分类号: | G09F11/02;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同步 广告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告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地铁隧道内的地铁同步广告牌。
背景技术
广告牌是产品推广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广告牌的形式也有很多,随着中国各大城市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铁广告以其受众集中,经济效益明显而受到商家的欢迎。因此各大城市地铁站内,地铁车厢内广告云集,密度极大。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在地铁隧道内安装广告牌。当地铁在两个地铁站间的隧道内高速行驶时,乘客无法看清隧道墙壁广告的内容,地铁就瞬间过去了,让人反应不及,头晕眼花,无法使用广告牌,不得不浪费这段空间。即使在地铁减速进站时,仍然存在上述弊端,虽然部分乘客可以及时反应看到广告内容,但是会让乘客觉得头晕目眩,感觉不适,造成乘客不愿向地铁窗外眺望,因此达不到满意的宣传效果。。因此目前各大城市的地铁广告,都集中在地铁站内或地铁车厢内,而两个地铁站间的隧道墙壁空间大量浪费。这样做,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广告空间和产品推广宣传的机会,而且造成乘客不得不面对黑洞洞的空间,造成感觉上单调苦闷和压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画面或者影像与前进中的地铁同步变换的地铁同步广告牌,这种广告牌的画面或影像始终和地铁同步运动,在地铁中乘客的视觉效果中该广告牌是“静止”的。
上述发明目的可以通过如下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一种地铁同步广告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同步广告牌上包括地铁速度探测装置、控制装置和画面可变的广告牌主体,其中地铁速度探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均安装在广告牌主体上并且彼此电连接。
所述画面可变的广告牌主体为机电式广告牌主体,其包括固定架、照明灯、驱动装置、传动结构和滚动画面,所述驱动装置和传动结构相互连接,滚动画面安装在传动结构上,驱动装置、传动结构和照明灯都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电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为动力电机,动力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动轴、传动齿轮组和从动轴,其中主动轴和从动轴平行设置在固定架上,动力电机与主动轴通过传动齿轮组相连接,滚动画面卷绕安装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并且由主动轴和从动轴张开
所述画面可变的广告牌主体为电子式广告牌主体,其包括固定架、电子显示屏,其中电子显示屏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电子显示屏为LED电子显示屏。
所述地铁速度探测装置为多普勒测速雷达。
所述控制装置为系统控制器。
所述画面可变的广告牌主体外周还设有外部装饰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运用先进的雷达技术,通过同步跟踪地铁的运行速度和运行方向,可以使广告牌始终和地铁同步运动,从而让地铁内的乘客看起该广告牌来是“静止”的。这样不但解决了黑洞洞隧道造成的单调苦闷和压抑感觉,而且有效的利用了隧道墙壁的空间做广告,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机电式地铁同步广告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电子式地铁同步广告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地铁同步广告牌的安装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阐述本发明,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1,包括多普勒测速雷达2、系统控制器4、外部装饰层11和画面可变的广告牌主体1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可变的广告牌主体1为机电式广告牌主体,其包括固定架9以及安装在固定架9上的照明灯3、动力电机5、主动轴7、传动齿轮组6、从动轴8和滚动画面10,其中主动轴7和从动轴8平行设置在固定架9上,动力电机5与主动轴7通过传动齿轮组6相连接,滚动画面10卷绕安装在主动轴7和从动轴8上并且由主动轴7和从动轴8张开,照明灯3安装在滚动画面10的后面,多普勒测速雷达2安装在固定架9的一个侧边(地铁行驶过来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右侧)。上述照明灯3、动力电机5、系统控制器4、多普勒测速雷达2通过内部电路电连接并且通过外接电源线端口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立东,未经阚立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