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4532.X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8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轩;张仲尧;柳德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天线 分集 机制 无线通信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电路,尤指一种支持天线分集机制的无线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电路的信号传输效果会受到所处环境的通道效应(channel effect)所影响,也常会因天线的摆放方向和位置的影响而降低。
采用单一天线的架构虽然硬件成本较低、信号收发的控制较简单,但却经常会因天线收信不佳而降低信号传输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已知的无线通信电路采用多天线架构来改善信号传输质量时,需要设置多套接收电路来分别处理不同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这样的架构不仅硬件成本高,且会导致装置的体积变大,并不是很理想的解决方式。而且,无线信号的通道环境可能随时会有变化,若不能即时反应通道环境的变化,无线通信电路的收信质量和传输速度就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减轻或解决无线通信电路的天线收信质量不佳的问题,并有效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和对通道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实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电路的实施例,用于控制具有多个天线的一无线通信装置中的一切换电路。该无线通信电路包含有:一传收电路,用于接收和传送网络封包(network packet,网络数据包);一控制模块,耦接于该传收电路,用于控制该切换电路将该传收电路在该多个天线间进行切换,以使该传收电路接收一第一网络封包的序文区段(preamble,前导);以及一收信强度检测单元,耦接于该传收电路与该控制模块,用于在该传收电路接收该序文区段的过程中,分别测量该多个天线在各自的收信时段中的收信强度值;其中若该多个天线的收信强度值皆小于一预设阈值,则该控制模块会选择收信强度值最大的天线来作为目标天线,并控制该切换电路将该传收电路耦接到所选定的目标天线,以使该传收电路利用该目标天线来接收该第一网络封包中包含标头区段(header,报头)与数据承载区段(payload,有效载荷)在内的剩余部分。
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可逐封包重新选择要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以依该无线通信装置所处的环境变化,动态调整该传收电路用来接收信号的天线,以获得较佳的信号接收效能。
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也可逐封包选择要用来传送信号的天线,以针对该无线通信装置所处环境的信号通道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动态调整该传收电路用来发送信号的天线,以获得较佳的信号发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天线分集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3为网络封包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6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7为本发明选择用来检测网络封包的待机天线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8为记录不同天线与不同封包源地址间的收信强度对应关系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图式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些图式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流程步骤。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同样的元件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本说明书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地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包含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在此所使用的“及/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举的其中之一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本说明书中有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格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复数格的涵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5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荧光色带的水银温度计
- 下一篇:柔性饰板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