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4378.6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2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长青;侯少贞;蒋东旭;吴凤玲;陈建南;赖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10;A61P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增加。且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禀赋不足等,导致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如病情迁延,可导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血瘀、湿热、痰湿、水饮是其常见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随病情发展可累及大血管和微血管,合并如高血压、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多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其中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是导致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越来越得到学术界重视,2000年第二届国际分子糖尿病会议甚至提出“糖脂病”一说,意在强调脂代谢紊乱在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对于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认识日渐深入,目前中医药多使用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复方治疗本病,与西药相比不仅能显著调节血脂,同时还能调节机体的异常表现,且大多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已取得良好疗效。因此,今后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确立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努力吸收现代医学对异常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科研设计的科学性,增强临床研究的可信度,对己有成效单味药物及复方的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筛选,争取做到疗效持久、可靠,使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取得更大的成就。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申请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将鬼针草、黄连素、丹参、三七、僵蚕粉、苍术、干姜和肉桂进行有机配伍,得到新的药物组合物,药理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药物组合物,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鬼针草、黄连素、丹参、三七、僵蚕粉、苍术、干姜和肉桂。
优选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鬼针草2-10重量份,黄连素0.1-1重量份,丹参3-10重量份,三七1-5重量份,僵蚕粉0.5-5重量份,苍术1-8重量份,干姜1-8重量份,肉桂0.5-5重量份。
优选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鬼针草5-7重量份,黄连素0.4-0.5重量份,丹参4-5重量份,三七1-2重量份,僵蚕粉0.8-1重量份,苍术2-3重量份,干姜2-3重量份,肉桂0.8-1重量份。
优选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鬼针草2-3重量份,黄连素0.1-0.2重量份,丹参4-5重量份,三七1-2重量份,僵蚕粉2-3重量份,苍术5-7重量份,干姜2-3重量份,肉桂0.8-1重量份。
优选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鬼针草2-3重量份,黄连素0.1-0.2重量份,丹参4-5重量份,三七1-2重量份,僵蚕粉0.8-1重量份,苍术2-3重量份,干姜5-7重量份,肉桂2-3重量份。
上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原料制备成包括口服制剂等剂型。
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血脂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所述口服制剂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合剂或丸剂。
一、药理试验研究
本发明下述试验是在多次试验基础上,根据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的试验。
1实验材料
1.1受试药物与对照药物
受试药物:见表1: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除黄连素)加药材重量8倍水提取2小时,提取液浓缩干燥后,与黄连素混合均匀,备用。黄连素:盐酸小檗碱(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
对照药物:马来酸罗格列酮片,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批号:08070167)。
1.2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SD大鼠(80-120g),购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为SCXK(粤)2003-0001。
1.3主要仪器与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未经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