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24081.X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4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折户孝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状态 显示 指示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行外部装置的状态显示以及接收针对外部装置的指示输入的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在可编程显示器等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的操作中减少输入时间的方法,存在使菜单项目的显示形式与其使用频率对应地进行变更的方法,在用户专用的画面中,在上方若干位置处显示向选择频率较高的画面跳转的跳转项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减少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的操作时的输入时间的其它方法,还存在将过去选择过的项目在专用画面中显示的方法,以可以在一个画面中选择多个项目的方式进行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此外,作为提高软件的操作性的现有方法,构成为预先登录操作次序,将接下来应进行操作的GUI组件在画面上醒目地进行显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8363号公报(0022段,图4)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521147号公报(0033段,图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633415号公报(0033段,图5、图6)
发明内容
在上述减少输入时间的现有方法中,由于将过去选择过的项目以一览的方式罗列显示在专用画面上,所以进行操作的次序并不明确。因此,有可能产生操作次序的指定错误。
另外,存在下述问题,即,由于熟练度不同而使得用户之间进行操作所需的时间不同。
此外,由于显示专用画面,所以显示其它信息的区域减少。
另外,在提高软件操作性的现有方法中,由于针对一个操作而生成一个对应的列表,所以需要针对各操作逐个记载列表。因此,作业量庞大,完整性的检测也变得困难。
另外,在伴随着所对应的软件的功能提高而GUI变更的情况下,或者用户无意地未设定为不显示的情况下,上述方法无法发挥作用。
此外,只有GUI控制软件的设计人员可以使上述方法发挥作用,实际使用的用户无法任意变更。
此外,在现有的操作输入方法中,为了提醒用户进行一系列的操作,需要生成操作手册等除画面之外的其它媒介,产生新的设计工时。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内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可以减少输入所花费的时间的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其进行外部装置的状态显示及接收针对该外部装置的指示输入,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其显示与针对外部装置的指示对应的多个GUI组件;输入部,其接收分别针对显示部上显示的多个GUI组件进行的选择操作;数据存储部,其存储表示针对各个GUI组件的选择操作的次序的操作次序信息;集中处理部,其在进行了选择操作时,基于存储在数据存储部中的操作次序信息,检测接下来应进行选择操作的GUI组件;以及显示生成部,其使由集中处理部检测出的GUI组件在显示部上强调显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明确地引导进行操作的次序,所以具有下述效果,即,可以抑制选择错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所涉及的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的实施方式1对应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可编程显示器的输入引导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可编程显示器中的对下一个操作进行引导的显示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可编程显示器的使用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受本实施方式所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所涉及的状态显示·指示输入装置的实施方式1对应的可编程显示器的结构的图。可编程显示器100是进行外部装置102的状态显示及接收针对外部装置102的指示输入的装置。可编程显示器100具有输入部11、显示部12、外部装置连接接口(I/F)13、集中处理部20、显示生成部21及数据存储部22。外部装置102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等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0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