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光碳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4006.3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功明;王良富;王根礼;彭立站;彭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东仑生物光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D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庄振乾 |
地址: | 47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光碳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界生物一切遵循以太阳能为能源的生物链规律。即:一切生命都要依靠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自养”生物,利用太阳能合成的生命物质,取得生命可利用的生命资源。吸收空气中的CO2,并使CO2聚集在叶茎周围供作物吸收,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制造叶绿素,抑制光呼吸,供作物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通过植物自身组织传导积累,从而达到不施化肥、复合肥就能获得高产量、高品质的农业产品。其农业生态方程式为:
(注释:二氧化碳加水通过光能生成碳水化合物加氧气放出)
同时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活力,预防和治疗作物因长期使用化肥、化学农药而带来的土壤板结、活性降低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如:结线虫、恶苗病、纹枯病、根瘤病、根腐病等。本产品是当前和今后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产中极具利用价值的一种生产资料,是为国人提供安全食品的基础保障。
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化肥、化学农药对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猛进,人们已清醒的认识到化肥、化学农药对农业生产带来了高环境污染风险,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农药残留、重金属(铅、砷、镉、汞)等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解决这些难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据世界粮农组织肥料年鉴报道,未来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就是走有机、无机结合,最终走生物、有机相结合的道路。传统化肥极易破坏土壤中养分含量,造成土壤板结、缺乏通透性,致使作物根部因缺少空气从而引发多种如沤根等生理性病害。农家肥养分含量低,劳动强度大,人畜粪便等无害化处理程度差,是病菌的传播源。加之工业化程度的加快和汽车进入千家万户,碧水蓝天不见了,CO2逐年增长,由50年代的100PPM以下,到现在的350—380PPM,而作物高产对CO2的需求量是550PPM左右,本发明正是依据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经发明人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了一种CO2捕集与利用技术。由此,利用CO2捕集技术替代化肥和化学农药,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农业革命。本发明必将对世人和子孙后代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同时,因作物对CO2吸收量的增加,对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据有关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每生产一吨化肥,即排出二吨以上CO2,本技术CO2代替化肥后,不但每年因生产化肥的递减,少排CO2亿万吨,而且因农作物增加对CO2的吸收,又可消耗掉CO2亿万吨。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各种有害物质及重金属的高残留。因此,生物光碳合剂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光碳合剂,具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投入成本,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可以吸收大量CO2,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减少肥害药害,改善环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生物光碳合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该生物光碳合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微藻16~23% 、吸附剂4.6~5.6%、胶体剂0.7~1.3%、吸水剂1.8~2.7%、络合剂0.8~1.5%、活化剂0.8~1.5%,酵母糖7.6~11.3% ,纯净水 55~65%。
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微藻20% ,吸附剂5%,胶体剂1%,吸水剂2%,络合剂1%,活化剂1%,酵母糖10% ,纯净水 60%。
所述吸附剂采用二氧化碳吸附剂;胶体剂采用芦荟酵母糖;吸水剂采用魔芋多糖与丙烯酸的接枝聚合物KSAP;络合剂采用水质软化剂;活化剂采用DV-植物活性剂或磷酸乙二胺;酵母糖采用海藻酵母糖。
该生物光碳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按下述步骤制备:
1:分别取微藻、吸附剂、胶体剂、吸水剂、络合剂、活化剂、酵母糖、纯净水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东仑生物光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阳东仑生物光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