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栝楼籽榨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3798.2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懿;章国良;潘浙生;赵培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午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栝楼籽 榨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栝楼籽榨油法。
背景技术
栝楼籽系新兴的药食二用休闲食品,含油量高达31%(带壳),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总量的2/3以上。传统中药认为,栝楼籽味甘、性寒,有清肺化痰,滑肠通便之功效,规模开发栝楼籽油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目前,栝楼籽油提取尚处实验室阶段,大多采用化学试剂、酶解及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等方法。
也有人采用榨油法来获取栝楼籽油,其工艺一般为:将整个栝楼籽放入榨油机内压榨,此法工艺简洁,但提取率较低,仅为60.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明、安全无污染、成本低、得率高的栝楼籽榨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栝楼籽榨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脱壳:
将栝楼籽进行脱壳,得栝楼籽仁;
2)、预热:
栝楼籽仁于60~80℃预热40~50分钟;
3)、高温加热:
将步骤2)所得的预热后的栝楼籽仁于160~180℃加热17~23分钟;
4)、压榨:
将步骤3)所得的高温加热后的栝楼籽仁立即放入榨油机内进行压榨,得毛油和油粕;
5)、将所得的油粕于榨油机内反复压榨1~3次;取毛油;
6)、将步骤4)所得的毛油和步骤5)所得的毛油合并,先过滤(例如为滤布过滤或负压抽滤等常规过滤方式)或沉淀以除残渣;然后于5000~6000转/分钟进行高速离心分离,分离所得的沉渣被去除,所得的清油为栝楼籽油。
作为本发明的栝楼籽榨油法的改进,步骤1)为:
将栝楼籽先于40~45℃的温水中浸泡3~4小时,再用瓜籽脱壳机脱壳(风扇扬除瓜子壳残片),得栝楼籽仁。
作为本发明的栝楼籽榨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和步骤5)中的压榨均为:于0.4~0.6MPa的压力下压榨5~10分钟。
作为本发明的栝楼籽榨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的高温加热的方式为烘制。
本发明所得的栝楼籽油冷却至常温后,即可按照常规方式进行灌装。
本发明的栝楼籽榨油法具有以下几个技术关键点:
1、栝楼籽的外壳硬薄而脆,常规方法脱壳困难,本发明用40~45℃温水中浸泡3~4小时,方可完成机械脱壳;从而提高出油率。
2、栝楼籽仁经预热和高温加热,能使最终所得的栝楼籽油保持栝楼子的特有风味。
3、趁热压榨(即将步骤3)所得的高温加热后的栝楼籽仁立即放入榨油机内进行压榨),能提高出油率3%以上;
4、过滤与高速离心分离去渣相结合,提高了成品油的澄明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整个生产过程无任何化学药剂,所得的产品---栝楼籽油香气浓郁、澄明安全。本发明的方法安全无污染,成本低,得率高,工艺简明,重复性好,产品澄明香郁,较好地保持了栝楼子的特有风味,可用于栝楼籽油的规模生产。
本发明所得的栝楼籽油经GC分析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占脂肪总量的83.6%以上,其中油酸29.0%,亚油酸29.4%,栝楼酸25.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栝楼籽事先检测,其含油量为31%(带壳)。
实施例1、一种栝楼籽榨油法,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脱壳:
将100KG栝楼籽于40~45℃的温水中浸泡(栝楼籽必须被浸没在温水中)3.5小时,用瓜籽脱壳机(例如可选用锦州俏牌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FHB150-II型号的脱壳机)进行脱壳处理,风扇扬除瓜子壳残片后,得潮湿的栝楼籽仁。目测:潮湿的栝楼籽仁几乎不带壳。
2)、预热:
将潮湿的栝楼籽仁放入烘箱内于65~70℃预热45分钟。
3)、高温加热:
继而,将烘箱温度调节至160~180℃,使步骤2)所得的预热后的栝楼籽仁于上述温度下烘制20分钟;此时高温加热后的栝楼籽仁散发出香气,上述高温加热后的栝楼籽仁重约62KG。
4)、压榨:
将步骤3)所得的高温加热后的栝楼籽仁立即趁热放入榨油机(例如可选用锦州俏牌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FHB150-II型号的榨油机)内进行压榨(于0.4MPa的压力下压榨7.5分钟),得毛油和油粕;
5)、将所得的油粕于榨油机内反复压榨2次;压榨的工艺条件同步骤4);将2次压榨所得的毛油进行合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午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午苇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3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