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驾驶人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3674.4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泰中强;刘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8 | 分类号: | B60N2/1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驾驶人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构造的技术领域,涉及汽车车身内的座椅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驾驶人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一般以满足95%乘坐者体形的舒适性为设计对象,汽车法规在这个方面也有相应的要求。普通的驾驶人座椅可以进行整体的前后调节、靠背角度调节;略高级的车可以进行坐垫的上下调节。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坐垫是一个整体,只能进行整体的前后和高度调节,无法调节其长度。通常情况下,体型较矮的驾驶人,尤其在身高1.6m以下的驾驶人,即使座位的坐垫可以向上调节,也常会在屁股下垫上垫子。这样做不光是为了有更好地驾驶视野和更舒适的方向盘操作,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方便踏板系统的操作。
如图1所示:因为一般的驾驶人6的座椅坐垫8的长度对于身材较小的人群来说都是过长的,座椅坐垫8都有一个向前上方的倾角,如果不加垫子的话操作踏板系统9(尤其是离合踏板)的时候,大腿就被座椅坐垫8的前端给架了起来,影响操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图中在踏板位于左下方时,身材较矮小的驾驶人难以操作;即便增加了垫子,也不可能完全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驾驶人座椅,其目的是满足不同身材驾驶人员操作踏板的舒适性和驾驶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驾驶人座椅,包括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所述的座椅坐垫包括坐垫固定部分和设在所述的坐垫固定部分前端的坐垫活动部分,所述的坐垫活动部分通过弧面与坐垫固定部分接触,并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的坐垫固定部分上;所述的弧面为圆柱面的一部分,其轴线是所述的旋转机构的旋转轴轴线,该旋转轴在所述的座椅坐垫下方横向水平设置,使所述的坐垫活动部分作相对于所述的坐垫固定部分前端的上下转动。
所述的旋转机构通过扇形齿轮与齿轮啮合,所述的齿轮与调节手柄啮合。
所述的旋转机构设有锁紧结构。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整体式坐垫分成两部分,在座椅侧面前方增加一圆形的旋转调节手柄,通过该调节手柄,可以将坐垫前端的活动部分降下来和升上去,从而实现坐垫长度的可控可调。因此,不同体型的驾驶人员在感觉操作踏板较费力时,通过调节手柄对坐垫前端的活动部分进行升或者降,升降的高度根据具体身高而定,以感觉操作踏板方便、舒适为宜;同时,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能;本发明的机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增加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说明书背景技术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座椅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驾驶员座椅坐垫长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坐垫活动部分,2、坐垫固定部分,3、旋转机构,4、齿轮,5、调节手柄,6、驾驶人,7、座椅靠背,8、座椅坐垫,9、踏板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2、图3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汽车驾驶人座椅,包括座椅坐垫8和座椅靠背7。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服其缺陷,实现满足不同身材驾驶人员操作踏板的舒适性和驾驶的安全性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驾驶人座椅,其中,所述的座椅坐垫8包括坐垫固定部分2和设在所述的坐垫固定部分2前端的坐垫活动部分1,所述的坐垫活动部分1通过弧面与坐垫固定部分2接触,并通过旋转机构3安装在所述的坐垫固定部分2上;所述的弧面为圆柱面的一部分,其轴线是所述的旋转机构3的旋转轴轴线,该旋转轴在所述的座椅坐垫8下方横向水平设置,使所述的坐垫活动部分1作相对于所述的坐垫固定部分2前端的上下转动。
本发明是在现有技术汽车座椅的基础上,增加坐垫长度的调节功能。传统座椅的坐垫是一个整体,只能进行整体的前后和高度调节,无法调节其长度。本发明将传统的整体式坐垫分成两部分,通过调整前端坐垫的角度实现调整坐垫长度的目的。将座椅坐垫8分成坐垫活动部分1和坐垫固定部分2两部分,两者圆弧形配合,且留有合适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36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