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线圈末端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3482.3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8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松冈庆久;平贺一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48;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线圈 末端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或发电机等旋转电机的线圈末端构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具备定子和转子的电动机或发电机等旋转电机(例如,参照国际公开第2008/020471号)。如图10所示,专利文献1中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具备定子铁芯2’、设置在定子铁芯2’上的多个定子槽2a’以及线圈。其中,所述多个定子槽2a’在定子铁芯2’的圆周方向上保持间隔设置,并在轴方向上贯穿定子铁芯2’。
线圈按以下方式构成:一对脚部41’、41’和两脚部41’、41’的一方端部连接而成的头部42’组成多个U字型的线圈段4’,将该线圈段4’以脚部41’、41’通过定子槽2a’并突出于该定子铁芯2’的形式配置,从定子铁芯2’突出的脚部41’、41’的突出部分的相对应的脚部之间相互接合。
线圈段4’由多根平角线的线束构成,线圈段4’的头部42’构成线圈末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旋转电机为:在线圈末端处,相邻的平角线沿定子铁芯2’的圆周方向排列的形式配置,由此来实现线圈末端的小型化。
在形成弯曲成U字型的一对脚部41’、41’和连结了两脚部41’、41’的头部42’之后,在相对包含头部42’的延伸方向的平面的法线方向上(图10中为圆周方向),以使两脚部41’、41’的先端(下端)相互分离的形式使两脚部41’、41’弯曲,从而形成构成线圈段4’的U字型的平角线。另外,位于定子槽2a’内部的线圈段4’的各平角线的两脚部41’配置成沿在定子铁芯2’的直径方向排成一列。
在现有的线圈末端构造中,线圈末端处的各平角线之间的相对面和定子槽内的各平角线之间的相对面不是相同的面。所以,线圈末端处的平角线的角部容易与相邻的平角线相接触,并因旋转电机的旋转振动等影响,有可能导致平角线的绝缘薄膜产生剥离。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对平角线的绝缘薄膜产生影响并能够实现小型化的旋转电机的线圈末端构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线圈末端构造具有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在该定子铁芯的圆周方向上保持间隔的形式被设置的、在轴向上贯穿该定子铁芯的多个定子槽、以及线圈,
将一对脚部和将两脚部的一方端部连结的头部组成的多个U字型线圈段,以所述两脚部穿过所述定子槽并从该定子槽突出的形式配置所述线圈段,并将所述脚部从所述定子槽突出的突出部分接合,由此而构成所述线圈,
所述线圈段由多根平角线的线束构成,所述线圈段的头部构成线圈末端,相邻的两平角线配置成沿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排列,
该旋转电机的线圈末端构造的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线圈末端的所述线圈段的头部处相邻的所述两平角线的相对面与在插入到所述定子槽内的所述脚部处相邻的所述两平角线的相对面是相同的面。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头部处相邻的两平角线是沿定子的圆周方向排列的,与在定子的直径方向上排列的情形相比,能够缩小线圈末端在轴向上的尺寸,从而能够实现线圈末端的小型化。另外,在本发明中,相邻平角线在线圈末端(头部)处的相对面与该相邻平角线在定子槽内的相对面相同。所以,能够防止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平角线的角部与相邻的平角线相接触,因而能够防止绝缘薄膜产生剥离。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在线圈末端的头部上形成弯曲成S字型的S字型部。
这里,在使用相同形状的线圈段构成线圈的情况下,需要将其中一侧的脚部配置在定子槽的直径方向上的内侧,将另一侧的脚部配置在定子槽的直径方向上的外侧。通过这种构成,在所述另一侧的脚部所插入的定子槽的直径方向上的内侧部分,能够插入其他线圈段的一侧脚部,所以,能够使用相同形状的线圈段来对应所有的定子槽。
但是,如上所述那样将两脚部分别插入到定子槽的直径方向上的内侧和直径方向上的外侧时,线圈段的头部则在两脚部插入的定子槽之间横越直径方向上的内侧和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并且,在以三相交流等多相交流构成线圈的情况下,在两脚部插入的定子槽之间,则存在流动有其他相位电流的线圈段的定子槽。所以,线圈段头部处的直径方向上的内侧和直径方向上的外侧的横越领域在圆周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话,有可能导致各线圈段无法适当地插入到定子槽中。
在该情况下,只要在线圈末端的头部上形成弯曲成S字型的S字型部,该S字型部能够横越直径方向上内侧和直径方向上的外侧,能够将横越领域在圆周方向上的尺寸控制在较小范围。这样,能够将各线圈段适当地插入到定子槽内的同时,能够将从相邻的定子槽延伸的线圈段的两头部紧凑地进行重合,能够实现线圈末端的小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3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