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前照灯的模块化投射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3162.8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哈姆;克里斯蒂安·巴克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3/02;F21W101/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路盛律师事务所11326 | 代理人: | 吴振江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车前 模块化 投射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射光模块,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组件和一个第二组件,该第一组件具有包括半导体光源的光源单元,该第二组件具有透镜单元,其中第一组件设置为将第二组件保持在投射光模块中。
第二组件例如是透镜单元,第一组件例如包括光源单元、遮光板单元以及透镜保持单元。
背景技术
这样的投射光模块实质上是已知的并用于产生前照灯的具有明暗界限的光分布。在此明暗界限作为遮光板单元的遮光板边缘的投影而产生,该遮光板单元由光源单元的光源照亮。前照灯的外观代表机动车的重要的识别标记。为了使其产品区别于其他机动车制造商的产品,机动车制造商想要能够尽可能自由地塑造该外观。
当能够相对自由地作为一个整体塑造前照灯的外形时,迄今在塑造投射光模块时由于技术原因而引起约束。如今通常将用于近光灯或远光灯或用于近光灯和远光灯(双功能)的投射光模块以预装配的形式装设到不同类型的前照灯中,其中各自使用相同的投射光模块。预装配的投射光模块的使用特别是在由卤素灯泡或气体放电灯作为光源驱动的前照灯中是常用的,从而能够经济地大量制造前照灯。
在前照灯打开且环境昏暗时,前照灯的外观较多地取决于投射光模块的透镜单元的照亮的光辐射面,较少地取决于前照灯的外部形状。因此,与已知外观的区分可以例如通过塑造投射光模块的凸透镜的照亮的表面而获得。
在过去凸透镜形状的改变一直表现为投射光模块结构上的较大改变,这从结构费用出发规律地引起新前照灯的投射光模块的或多或少的完整的新发展。这一点导致较高的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光模块,该投射光模块允许以相对较小的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来自由地塑造配备有投射光模块的前照灯的外观。
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投射光模块与实质上已知的投射光模块的区别在于,第一组件设置为无需改变第二组件的第一结构型式或第二组件的不同于第一结构型式的第二结构型式而将第二组件保持在投射光模块中,且既利用第一结构型式也利用第二结构型式来产生有规律的光分布。
通过该特征提供模块化的投射光模块,该投射光模块允许改变与外观相关的第二组件,而不改变与外观较少相关的第一组件。因此本发明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第一组件的较多优势的情况下提供用于为投射光模块供应个别产品系列的外观的较大的塑造自由。考虑到投射光模块的低成本和优化生产的开发和制造,维持较多优势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在此优选地,第一组件除了光源单元以外还具有遮光板单元,并且第二组件除了透镜单元以外还具有透镜保持单元。
这种设计具有以下优势:最容易看到的且因此与外观最相关的部件结合在可从外观上变化的第二组件中,而最不容易看到的部件结合到不变的、较多通过其技术特征塑造的第一组件中,该第一组件在改变设计时不是必须改变且因此能够生产优化地、成本优化地大量制造。
同样优选地,第二组件除了透镜单元以外还具有透镜保持单元和遮光板单元。
这种设计具有以下优势:对于投射光模块的完美的光技术功能所必需的遮光板单元到透镜单元的调整在组件内实现,这对于制造技术来说优于在组合两个组件时必须进行一个组件相对于另一组件的调整。当然,该优点会带来以下缺点:在投射光模块上以第二组件的形式变化的部分的复杂性提高,而不变化的第一组件的复杂性降低。因此这确切地说是不利的,因为越大地抵消减小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的理想优势,投射光模块的不变化的部分越大。
在此背景下,特别优选的构造的特征在于,第一组件除了光源单元和遮光板单元以外还具有透镜保持单元,并且第二组件具有透镜单元。
在该构造中,不变化的部分特别大,从而理想的效果出现在相应大的范围内。
在此,透镜单元具有限定的交叉区是必需的。在一个优选的构造中,交叉区通过透镜单元的设置用于保持透镜单元的结构而形成,该交叉区具有独立的、不同于凸透镜的组件。
这样的组件可以例如是适配于透镜形状的透镜保持环,该透镜保持环具有用于将透镜单元固定在第一组件的固定元件,例如螺纹孔和/或螺纹销钉和/或榫槽和/或其他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未经汽车照明罗伊特林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3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