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扣位脱模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2782.X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柯进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辅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扣位脱模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成型模具中发展较快的是塑料注塑模具。其塑料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如建筑、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各个工业领域。在塑料成型时不但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要求模具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木。但是,对塑料件结构复杂并带有扣位(向内侧凸)的产品,有的模具在自动脱出产品的脱模机构还比较复杂,严重影响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脱模动作可靠的扣位脱模辅助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扣位脱模辅助系统,它包括动模板、斜滑块、弹簧、转板、挡板、转杆;所述的斜滑块斜向滑接在动模板的侧面,作为型腔一部分的斜滑块顶部内侧开设一沉孔,所述的弹簧套置在该沉孔内,转板中部通过固定轴铰接在斜滑块的上部,转板的上部外侧顶压在弹簧的外端,转板的上部内侧固接挡板,转板的下部通过转轴与转杆的内端铰接,转杆的外端穿出斜滑块伸入型腔且正对型腔的内凹部分。
所述的斜滑块有两个,分别滑接在动模板的两侧,两个斜滑块的下端分别滑接在导向槽内。
本发明还包括加速顶出机构,该机构上的顶杆穿过动模板伸入型腔。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设有转板,开模时,该转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围绕其固定轴摆动,并可带动与其下端铰接的转杆向外顶出,转杆可将成型的塑料产品的扣位(向内侧凸)处向外推出,使扣位脱离斜滑块上部的阶梯面,从而实现塑料产品的顺利脱模,有效防止了产品扣位脱模时所引起的产品顶白、拉白、无法脱模等问题,脱模动作可靠。本发明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扣位脱模辅助系统,它包括动模板1、斜滑块2、弹簧3、转板4、挡板5、转杆6、导向槽7和加速顶出机构8。
所述的斜滑块2有两个,分别斜向滑接在动模板1两侧的斜侧面上,两个斜滑块2的下端分别滑接在导向槽7内。作为型腔一部分的斜滑块2顶部内侧开设一沉孔21,所述的弹簧3套置在该沉孔21内,转板4中部通过固定轴41铰接在斜滑块2的上部,转板4的上部外侧顶压在弹簧3的外端,转板4的上部内侧固接挡板5外侧,该挡板5内侧顶靠在动模板1的斜侧面上,动模板1斜侧面通过挡板5限制了转板4的摆动;转板4的下部通过转轴42与转杆6的内端铰接,转杆6的外端穿出斜滑块2伸入型腔且正对型腔的内凹部分,即产品10的扣位101处。
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两个斜滑块为例进行描述的,每个斜滑块2结构都是一样,不再赘述。
为了满足成品10的脱模需要,本发明还包括加速顶出机构8,该机构上的顶杆81穿过动模板1伸入型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开模时,斜滑块2沿动模板1斜侧面向上移动,当移动到挡板5脱离动模板1斜侧面限制,转板4在弹簧3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围绕固定轴41向外摆动,带动与其下端铰接的转杆6向外顶出,转杆6可将成型的塑料产品10的扣位101处向外推出,使扣位101脱离斜滑块2上部的阶梯面22,从而实现塑料产品的顺利脱模。
本发明的重点就在于:采用转板带动转杆向外顶出的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斜滑块的数量可具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7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端漏风控制装置
- 下一篇:锅炉分段式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