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2101.X | 申请日: | 201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良;杨伟杰;林欣龙;刘昱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无接缝多显示面板模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就目前液晶面板在广告行销或影视娱乐上的显著效益而言,大型面板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现今各面板制造厂对于大型面板的开发与生产,仍受限于一定的成本及技术门槛而难以突破。亦即,大型面板造价偏高、良率偏低,此为量产过程中的一大阻碍。有鉴于此,利用现有尺寸的面板进行组装,即为制造大型面板可寻求的解决方式之一。
然而,利用多块液晶面板进行组装时,单一面板周围的边框所形成的面板间缝隙,将使拼接式大型面板产生切割、不连续的显像结果。以一般常见的电视墙为例,即便经由数台电视的组合,能够获得大型的影像呈现,提供户外展示或观赏上的便利,其画面的整体性却因电视外框的存在而产生明显可见的间隙。同样地,利用多个面板组合成单一大型面板时,个别面板的外框也成为面板上明显可见的缝隙,使画面遭到切割,造成视觉上不完美的影像呈现。因此,如何减少面板边框实际上与视觉上的间隙,即成为大型液晶显示器能否达到高显像品质的关键。
现有的技术中,有以光线传送导光板(light transmission guide),将原本较小的液晶或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发光面板表面的光线传送至较大显像区表面(viewing area),使两个相邻的发光面板原本拼接的缝隙予以消除,形成视觉上无接缝的大型显示器的改善方式。此种方法所形成光线传送导光板,由于其内含光纤(optic fiber)或具有可将输入光全反射的玻璃管等材质,导致光线传送导光板造价偏高,成本控制不易;同时,该拼接式显示器整体装置过厚,运送及组装不便。另外,目前也有通过显示面板模块上的覆盖层弯曲光线的作法,使得显示区域放大达到无狭缝效果。但是因为普通背光模块为均匀性发光,故正视角与散射视角亮度差异较大,例如在显示面板模块的接缝处为散射光线,相较正视角亮度较弱,使显示画面于接缝处亮度不均匀。
此外,在拼接式面板整体或单一面板间的亮度均齐度部分(luminance uniformity),由于液晶面板中央部分必定比边缘部分亮度高,因此多通过光学校正膜片(或滤光片)对面板中央亮度较高的部分进行滤光,使中央部分与周围亮度趋于接近。但此一作法将使液晶面板整体亮度下降,而相邻面板间的亮度差异仍可能存在。
再者,若光线传送导光板与面板像素间若对应不佳,或由于其机构公差而造成无法最佳对应,可能会使得显像时颜色或灰阶产生误差。或者,若显示面板模块上的覆盖层设计不佳,则显示面板模块的接缝处将会发生球面像差的现象,而与原本面板的输出影像有程度上的差异。
综合前述,对于大型面板需求甚殷的传播业而言,正苦于无大型且造价合理的面板可供其使用。因此,设计使拼接后的液晶面板达到近似无接缝的视觉效果,是此业界必须刻不容缓投入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一技术样态是一种显示装置,其主要是对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在边缘区域所增加的亮度比例提出较佳的范围,使得显示装置的整个显示区域所呈现的画面亮度达到均匀的目的(亦即,消除显示面板模块的接缝处正视角与散射视角之间的亮度差异)。并且,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特别针对覆盖于显示面板模块上的透明盖板进行设计。本发明所提出的透明盖板可运用磨边技术以获得非单一曲率或斜率的非球面边缘,因此能有效消除球面像差、畸变像差发生于显示面板模块的接缝处的影响。此外,颜色的色差也能调整控制,并且整体重量能够减轻,对于影像品质提高有明显帮助。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模块以及背光模块。显示面板模块具有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具有相邻的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显示面板模块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显示面板模块经由第一子显示区与第二子显示区射出的光分别具有第一平均亮度及第二平均亮度。并且,第二平均亮度为第一平均亮度的1.2倍至2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区域具有第一宽度,第二子显示区具有第二宽度。第二宽度为第一宽度的1%至2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含透明盖板。透明盖板设置于显示面板模块上,且透明盖板具有常态区与调变区。常态区对应于第一子显示区,调变区对应于第二子显示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调变区于垂直显示面板模块的边缘的横截面上具有轮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轮廓介于第一端点以及第二端点之间。第一端点位于常态区与调变区的交界处。调变区的边缘具有侧面。侧面大体上垂直显示面板模块。第二端点位于侧面与轮廓的交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的穿用制品
- 下一篇:高进快出隔膜滤板及高速进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