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P型赝埋层中的硼杂质外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2022.9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华;段文婷;石晶;钱文生;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762 | 分类号: | H01L21/762;H01L21/26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型赝埋层 中的 杂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抑制P型赝埋层中的硼杂质外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的SiGe BiCMOS(SiGe Bipolar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硅锗双极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工艺中,采用了独创的深孔接触工艺和赝埋层(Pseudo Buried Layer),可以使器件具有面积小、成本低等特点。其中,赝埋层工艺的现行工艺步骤为:
1)在硅衬底表面淀积氧化硅102、氮化硅103,然后以氮化硅为阻挡层在P型硅衬底上刻蚀浅沟槽隔离(STI)401结构,接着制作氧化硅104以及氧化硅侧墙105。氮化硅103阻挡层的厚度为300~1000埃米。氧化硅侧墙105的厚度为200~1200埃米。
2)在STI表面注入一道高浓度的P型杂质硼,形成重掺杂的P型赝埋层106,如图1(a)所示。注入剂量为1e14cm-2~1e16cm-2,能量范围是5keV~50keV。
由于有源区有氮化硅103硬掩膜层作为阻挡层,在注入能量足够小的时候,杂质不会穿透硬掩膜层进入有源区。同时,氧化硅侧墙105的存在也防止了杂质注入到有源区的侧壁。
3)退火,推进杂质扩散。退火温度为950摄氏度,时间30分钟。由于赝埋层注入的区域是在STI表面,为了实现杂质横向扩散进入有源区底部,必须加入一定的退火工艺,增加横向扩散。而由于P型赝埋层中注入的杂质是硼,退火推进过程中,硼原子会外扩,如图1(b)所示,造成未掺杂或者N型淡掺杂区域501在浅沟槽表面掺入硼,变成P型区域201。
4)在STI表面再注入一道高浓度的N型杂质磷,形成重掺杂的N型赝埋层301。最后形成的器件结构如图1(c)所示,N型淡掺杂区域501在浅沟槽表面存在P型区域2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制P型赝埋层中的硼杂质外扩的方法,它可以确保SiGe BiCMOS产品的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抑制P型赝埋层中的硼杂质外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硅衬底表面淀积氧化硅、氮化硅,然后以氮化硅为阻挡层在P型硅衬底上刻蚀浅沟槽隔离结构,接着形成氧化硅及氧化硅侧墙;
2)在浅沟槽隔离结构表面注入一道高浓度的P型杂质硼,形成重掺杂的P型赝埋层;
3)退火推进,同时进行轻度氧化,在P型赝埋层区域的硅表面和非重掺杂区域的硅表面各生长一层氧化硅;
4)浅沟槽隔离结构表面注入一道高浓度的N型杂质,形成重掺杂的N型赝埋层。
本发明通过在退火推进的同时,进行轻度氧化,在P型赝埋层区域的硅表面生长一层较厚的氧化硅,而在非重掺杂区域的硅表面生长一层较薄的氧化硅,如此抑制了P型赝埋层中的硼杂质的外扩,同时又不会影响到后续的N型赝埋层注入,确保了SiGe BiCMOS产品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行的SiGe BiCMOS的赝埋层工艺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SiGe BiCMOS的赝埋层工艺方法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硅衬底
102:氧化硅
103:氮化硅
104:氧化硅
105:氧化硅侧墙
106:P型赝埋层
201:P型区域(表面受到P型赝埋层外扩的硼再掺杂的区域)
202:氧化硅(较薄)
203:氧化硅(较厚)
301:N型赝埋层
401:浅沟槽隔离(STI)
501:N型淡掺杂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图示的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为了抑制P型赝埋层中的硼杂质外扩,本发明对SiGe BiCMOS的赝埋层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如下工艺步骤:
1)在P型硅衬底101表面淀积氧化硅102、氮化硅103;然后以氮化硅103作为阻挡层,刻蚀出浅沟槽隔离(STI)401结构;接着再制作氧化硅104以及氧化硅侧墙105。
其中,氮化硅103的厚度为300~1000埃米。氧化硅侧墙105的厚度为200~1200埃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