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火焰光度检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1881.6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6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宏;周志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1 | 分类号: | G01N21/71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火焰 光度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仪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火焰光度检测器。
背景技术
火焰光度检测器是利用富氢火焰使含硫、磷杂原子的有机物分解,形成激发态分子,当他们回到基态时,发射出一定的波长的光。此光强度与被测组分含量成正比。所以他是一物质与光的相互关系为机理的检测方法,属光度法。因它是激发后发射光,故它是光度法中的分子发射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的发光部件结构是该检测器的核心,它与检测器的性能密切相关。
目前,火焰光度检测器的被测物质火焰的发光强度比较低,检测灵敏度比较低。要想提高检测灵敏度,必需要提高被测物质在富氢火焰中的发光强度,即必须降低检测器火焰区域温度,提高检测器喷嘴区域温度。但火焰喷嘴区域温度提高会造成检测器整体温度太高进而降低检测器灵敏度。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灵敏度高的火焰光度检测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灵敏度火焰光度检测器,包括壳体,壳体内的燃烧室、设于燃烧室底部的燃烧喷嘴、壳体内的与燃烧室连通的光路和连通到燃烧喷嘴的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在燃烧喷嘴的嘴部周围罩有石英罩,所述石英罩位于火焰位置为球状体。
通过燃烧室内在燃烧喷嘴的嘴部周围罩有石英罩,并且将石英罩位于火焰位置设计成球状,这样石英罩就可以将被测物质火焰发出的光进行积聚,从而提高发光强度,有利于提高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检测灵敏度。
另外,为了能够将火焰发出的光尽可能多的发射光射入光路中,所述在燃烧室内位于火焰相对光路的一侧设有全波长或特定波长反光膜。
所述反光膜位于石英罩的球状体的相对光路一侧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路与气路垂直。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强度,所述壳体位于燃烧室外和光路外设置有间隔分布的散热片。
通过在燃烧室外间隔分布有散热片,也就相应增加了燃烧室的外部表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燃烧室的散热效率,使得燃烧室内的温度能够尽快散发出去,不致燃烧室内温度的大量积聚。由于燃烧室内温度的能够即使散发出去,所以这时就可以提高火焰的发光强度。为了进一步减小高温对感光元件的影响,在光路外间隔分布有散热片可以使得光路上得温度也尽快散发。经试验验证,现在检测器温度上升到400℃有不会对检测器造成损坏。而火焰发光强度高,使得仪器得检测灵敏度获得了极大提高。
因此,本发明具有火焰发光强度高、检测灵敏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部立体图。
图中:
100-壳体,101-基座,1011-空腔,102-底座,1021-第一进气接口,1022-第二进气接口,103-盖,104-光路座,200-燃烧室,301-节流气孔,302-载气接头,3021-载气通道,303-气管,3031-间隙,400-燃烧喷嘴,401-内喷嘴,402-外喷嘴,403-套筒,404-挡圈,500-散热片,600-石英罩,601-球状体,602-反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火焰光度检测,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由基座101、底座102、盖103、光路座104构成。
其中基座101为圆柱型结构,其内具有空腔1011。基座一端由底座102封堵,另一端由盖103封堵。盖103中具有一个节流气孔301,节流气孔301外侧连接载气接头302,载气接头302内具有孔径大于节流气孔301的载气通道3021;内侧连接一个深入到基座101空腔1011内的气管303,气管303的内孔径与节流气孔301一致。气管303端头上套接一个内喷嘴401,内喷嘴401外还套有一个外喷嘴402,内喷嘴401的嘴部与外喷嘴402的嘴部之间具有间隔。外喷嘴402的根部一直延伸到底座102并被设于空腔内1011内的套筒403固定。在外喷嘴402的周边设置有挡圈404。内喷嘴401和外喷嘴402形成了本发明的燃烧喷嘴400。内喷嘴401用于燃气和载气以及被测物质的流出,外喷嘴402用于助燃气空气的流出。空腔1011内位于燃烧喷嘴外侧的空间形成燃烧室200。载气接头302、气孔301以及气管303形成了气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餐桌用具
- 下一篇:高分子-微囊复合膜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