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填料冲击爆炸式高效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1374.2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蔡春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春余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填料 冲击 爆炸 高效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塔,尤其是一种无需加装填料的横流式或逆流式冷却塔,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空气冲击和冷却水下落爆炸提高冷却效果的无填料冲击爆炸式高效冷却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有关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冷却作用,在1925年有人首次阐述了冷却塔运行机理,并成为大多数人分析冷却塔运行的理论基础。但这种理论基础忽略了水分蒸发。1983年对冷却塔内传热质进行严格地推导,确定了新的冷却塔运行理论,主要是由于水的蒸发散热以及水与空气接触时的热交换,是水的汽化潜热能使循环水得到冷却。2002年发明专利02148514.3提出控制冷却塔内负压达到5-2000毫米水柱内,使冷却塔出水温度低于环境湿球温度 此外有三种形式:
1、当空气温度低于循环水的温度时,接触热交换作用使循环水得到冷却。
2、当空气温度等于循环水的温度时,接触热交换作用等于零。
3、当空气温度高于循环水的温度时, 接触散热不是从循环水流向空气,而是从空气流向循环水。要想得到低温冷却水,完全靠水蒸发潜热把水中的热量带走。水的蒸发受到空气湿度的限制,使循环水温不能低于湿球温度。从节能出发我国现行应用的冷却塔国家标准GB7190.1/2—1997即规定标准干球31.5℃,湿球温度28℃,冷却塔出水温度为32℃。
冷却水32℃进入制冷机,制冷机在运行中排气压力高(冷却水温度下降1℃排气压力下降0.05Mpa),运行电流大,使制冷机运行故障率提高,安全系数降低。
2004年提出的通过增加风机叶片根部扭角,加大塔内负压值实现低温出水的方法,虽然实现了出水温度的降低,有利于防止军团菌的生产,但其节能效果不明显,而且必须使用填料进行冷却。
因此,设计一种节能效果好,无需填料的节能环保型低出水温度冷却塔是提升冷却塔水平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负压式冷却塔能耗大,需要填料作为冷却介质易造成病菌滋生的问题,设计可提高制冷效率,延长制冷机使用寿命,取消PVC填料对环境影响,使并能抑制军团菌繁殖,可代替部分制冷机作用的无填料冲击爆炸式高效冷却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填料冲击爆炸式高效冷却塔,其持征是它包括:
一风机1,该风机安装在冷却塔塔体中心的上部,它能在塔体内产生所需的不小于5毫米水柱的负压;
一挡风板2,对于横流式冷却塔而言,它被安装在塔体外侧四周的进风口上,对于逆流式冷却塔而言,它被安装在塔体外侧四周下部的进风口中,该挡风板2设有一个向内下倾斜的斜面3,以使进入塔内的空气首先与该斜面3产生冲击,进而实现降压膨胀,有利于进入塔体内的冷却区吸收过热水蒸汽使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该过热饱和蒸汽在风机1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排入大气中带中热量,实现循环水的冷却;
一冲击溅水板4,该冲击溅水板4代替填料安装在循环水喷淋头5的下部并设有供下落的循环水通过的通孔;每个冷却塔中至少设置一个冲击溅水板4,从循环水喷淋头5喷出的水下落到冲击溅水板4上时向四面溅开释放出热能并与经过挡风板降压的空气结合形成过热饱和水蒸汽,在风机负压的作用下排出塔体将循环水中的热量带走,实现冷却降温。
所述的挡风板2的数量为两层或两层以上,且从外向内数第一层挡风板2的斜面将第二层挡风板2的进风口挡住,以使从第一层挡风板之间的进风口中进入的空气不能直接进入相应高度的第二层挡风板之间的进风口中,从而实现外部空气进入塔体中时实现两欠或两次以上的冲击、降压膨胀。
所述的挡风板2之间的进风口的高度从上向下逐步递增。
对于横流式冷却塔而言,所述的塔体内的静压箱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百叶窗挡水板12。
所述的冲击溅水板4主要由底座6和安装在底座6上的爆炸板7组成,它的截面呈“高跟鞋”形结构,所述的冲击溅水板4的通孔位于底座6上,爆炸板7主要由水平上板8、斜板9和水平底板10相连而成。
所述的水平上板8不与斜板相连的一边连接有垂直挡板11。
所述的爆炸板7的水平上板8、斜板9和水平底板10上均设有多个既有利于循环水通过又有利于消音的通孔。
所述的冲击溅水板4由带孔底板和凸起在底板上的溅水凸起组成,所述的溅水凸起为柱形、锥形或不规则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春余,未经蔡春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漆酶催化茶多酚用于蚕丝染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