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1255.7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6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刚;王振波;仵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汇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Mn2-x-yMgyO4,由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和镁源化合物经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将含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及镁源化合物按化学计量比Li/Mn=0.54-0.6,Mg/Mn=0.015-0.03混合、研磨;
B、将混合物压实后放入高温电阻炉内,在氧化性气体中以2-5℃/min的速度加热升温,650℃时保温6H后,升温至700-850℃保温16-22h,然后随炉在氧化性气氛中缓慢冷却至室温;
C、将烧结物再次研磨并进行粒度分级,过400目筛,从而得到目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Mn2-x-yMgy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锂、醋酸锂及碳酸锂中的一种,锂源化合物纯度≥99.5%,锂源过量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锰、醋酸锰及电解二氧化锰、化学二氧化锰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镁源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镁、醋酸镁及碳酸镁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掺入的金属阳离子,其中,所述金属阳离子选自La、Cs、Y、In及Ti、AI任意一种或其混合。
6.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Mn2-x-yMgyO4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含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及镁源化合物按化学计量比Li/Mn=0.54-0.6,Mg/Mn=0.015-0.03混合、研磨;
B、将混合物压实后放入高温电阻炉内,在氧化性气体中以2-5℃/min的速度加热升温,650℃时保温6H后,升温至700-850℃保温16-22h,然后随炉在氧化性气氛中缓慢冷却至室温;
C、将烧结物再次研磨并进行粒度分级,过400目筛,从而得到目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Mn2-x-yMgyO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D:在制备过程中同时掺入金属阳离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锂、醋酸锂及碳酸锂中的一种,锂源化合物纯度≥99.5%,锂源过量2-10%;或者,
所述锰源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锰、醋酸锰及电解二氧化锰、化学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者,
所述镁源化合物选自氢氧化镁、醋酸镁及碳酸镁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性气体是空气、氧气或臭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阳离子选自La、Cs、Y、In及Ti、AI任意一种或其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汇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汇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2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用恒温热嘴结构
- 下一篇:抗十万倍干扰数字化选频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