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1133.8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冬;王金明;寇德万;赵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B1/30 | 分类号: | B65B1/30;B65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机湿袋软膜 计量 充填 方法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方法及装置,所述粉体的计量充填方法及装置用于冷等静压机压制前期湿袋软膜内粉体物料的计量充填。
二、背景技术
作为等静压技术的一种,湿袋法等静压技术可任意改变软膜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灵活性很大,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陶瓷、铸造、原子能、塑料、和石墨等领域。对于等静压前期软膜的充填,由于被充填的粉末体物料松装体积大于胶管有效容积,自然充填难于实现,目前的充填工艺依旧停留人工充填的基础上,首先将称量好的粉体分数次装入软膜礅实,接着用胶塞塞紧软膜口并用金属丝扎紧膜口,最后由人工经拍打揉搓的方法满足胶管内部粉体物料的均匀性。
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
1、软膜的充填需要经过四到五人的工序才能够最终完成,增加了人工成本。
2、由于粉体不可避免的暴露的操作环境下,带来了物料的损耗和二次污染,同时影响到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3、由于人工充填难以保证物料充填重量的一致性以及及充填容重的均匀性,影响到后期制成品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充填方法及充填装置不会对物料带来损耗和二次污染,对周边环境污染少、容易实现自动化同时具有优良的操作处理性,用于使储于中转料仓的粉体物料迅速正确的地充填在软膜内;
本发明提供的充填方法及装置,充填后的粉体在软膜内部的粉体密度基本一致,无需再经人工拍打揉搓,可随钢护套直接进入冷等静压机压制即能满足压制后成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方法及装置,它包括震击充填单元、计量排料单元和供料单元,将中转料仓中的粉体物料向软膜中计量充填,分为以下两个阶段:首先,在第一阶段过程中完成预设充填重量G的计量过程,充填重量G根据需要由键盘预先输入存储在电控箱控制单元的ROM中,计量开始前打开中转中转料仓的供料阀门,计量时粉体物料由中转料仓经过渡料斗由供料装置加入到秤斗内,同时控制单元将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与存储于控制单元的预设值G进行比较判定,当检测值达到预设值G后计量过程完毕;接着,在第二阶段过程中完成粉体物料的分批排料及震击充填过程,分批排料的充填量及震击次数同样由键盘输入存储在电控箱控制单元的ROM中,当定量分批给料的次数为n时对应定量分批给料的充填重量满足数学模型:
G=G1+G2+…+Gn;
其中:G——充填重量;
G1——第1次定量分批给料的重量;
G2——第2次定量分批给料的重量;
..........................
Gn——第n次定量分批给料的重量;
每次定量分批给料后对应的震击次数为:N1,N2,…Nn;当计量过程结束后震击充填开始,首先第一批物料由秤斗通过排料装置排入到软膜中,同时控制单元将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与存储于控制单元的预设值G1进行比较判定,当达到预设值G1后第1次定量分批给料过程完毕;随后震击装置通过柔性连接器带动与提斗架连接的外导料斗提起由软膜夹紧机构夹持的软膜提升到位后快速下落,软膜冲击钢护套底面实现内部粉体物料的震实,接着外导料斗及提斗架在自身惯性的带动下继续向下运动,最后由缓冲垫与箱体底板撞击吸收多余的动能,在相同的震击过程完成N1次后第一次定量分批给料及震击完成,接着完成第二次定量分批给料,对应的排料重量为G2,对应的震击次数为N2,当进行到第n次定量分批给料及震击充填后充填过程完成,此时软膜落入钢护套底面,软膜夹紧机构打开随后震击装置通过柔性连接器带动提斗架外导料斗上升,下端与软膜开口脱离,至此第二阶段过程中粉体物料的定量分批排料及震击充填过程完成,等待钢护套夹紧定位装置打开后移走钢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