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控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0876.3 | 申请日: | 201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付洪平;海港;石祖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三角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脑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三角控制机构是指用于对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翻针三角、左接针三角的左接针三角压腿、右接针三角的右接针三角压腿和位于左、右接针三角之间的集圈三角的集圈三角压腿实施控制的机构,以便使翻针三角、左、右接针三角以及集圈三角伸出三角底板或者缩入三角底板。
由于翻针三角、左接针三角、集圈三角和右接针三角的结构及功用属于已有技术,并且业界是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人不再对其作具体说明。已有技术中实现对上述三角控制的三角控制机构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设置在三角底板1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铁装置11、12、13和第四电磁铁装置14,第一电磁铁装置11用于控制翻针三角相对于三角底板1进出运动,第二、第三电磁铁装置12、13分别控制左接针三角的左接针三角压腿和集圈三角的集圈三角压腿,而第四电磁铁装置14用于控制右接针三角的右接针三角压腿。这种三角控制机构虽然能够满足编织工艺要求,但是至少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结构复杂,因为由于其是通过各自独立的电磁铁装置实现对翻针三角的翻针三角座、左、右接针三角压腿和集圈三角压腿实施控制的,因此,除了结构复杂外,相互之间的动作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无法保证;其二,故障率高,停机几率大,从而影响编织效率,因为电磁铁的工作稳定性和故障几率相对较高,需频繁更换;其三,易出现撞针和/或产生编织错误,因为电磁铁装置的动作环节多,从而无法满足与左、右接针三角的左、右接针三角压腿以及与集圈三角的集圈三角压腿之间的严苛的配合间隙要求。
在目前已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简化结构而藉以保障对翻针三角、左、右接针三角压腿以及集圈三角压腿的动作稳定性和协调性、有利于显著降低故障率而藉以避免对编织效率产生影响、有益于提高与左、右接针三角压腿以及集圈三角压腿之间的配合精度而藉以避免撞针和/或产生编织错误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控制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控制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三角底板、设置在三角底板上的并且相对于三角底板进出的具有翻针三角座的翻针三角、移动地设置在三角底板上的左接针三角压腿和集圈三角压腿以及右接针三角压腿,所述的三角控制机构包括一导板装置,该导板装置设置在所述三角底板上,并且与所述的左、右接针三角压腿以及与集圈三角压腿相连接;一翻针三角联动装置,该翻针三角联动装置枢轴设置在三角底板上,并且与所述的翻针三角座相配合;一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的三角底板上,与所述导板装置传动配合而藉以驱使导板装置运动,并且该动力装置还与所述翻针三角联动装置相配合而藉以驱使翻针三角联动装置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三角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导板装置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第二导板槽和第三导板槽,并且在三角底板上具有一用于驱使密度三角运动的密度三角驱动电机,该密度三角驱动电机固定在密度三角驱动电机座上,而密度三角驱动电机座固定在三角底板上,所述的导板装置包括左接针三角压腿导板、集圈三角压腿导板、右接针三角压腿导板、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左接针三角压腿导板与所述第一导板槽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的左接针三角压腿固定连接,集圈三角压腿导板与所述第二导板槽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的集圈三角压腿固定连接,右接针三角压退导板与所述第三导板槽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的右接针三角压腿固定连接,第一转臂的一端与左接针三角压腿导板枢转配合,中部枢轴设置在三角底板上,而另一端与集圈三角压腿导轨枢转配合,第二转臂的一端与集圈三角压腿导板枢转配合,中部枢轴设置在三角底板上,而另一端与右接针三角压腿导板枢转配合,设置在三角底板上的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的集成电路圈三角压腿导板传动配合;所述的与翻针三角座相配合的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密度三角驱动电机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