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带的张紧装置的动力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0689.5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曼弗雷德·杜林;卡维德·多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B23Q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装置 动力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马达和由带驱动机构驱动的刀具的动力工具(power tool),其中,带驱动机构具有在驱动侧绕驱动轴旋转的带轮和在刀具侧绕刀具轴旋转的带轮,带被张紧于带轮。
背景技术
这里所关心的类型的动力工具优选为诸如磨刀机或者圆锯等手持工具。动力工具具有容纳于壳体中的马达,该壳体连接到动力工具的主体。动力工具具有与马达分离的例如磨刀片或者圆锯刀片等刀具。由于马达与刀具的空间分离,设想带驱动机构将马达的驱动力传送到刀具。驱动侧的带轮绕驱动轴旋转并且由马达驱动,而刀具侧的带轮绕刀具轴旋转,该刀具轴与刀具牢固地旋转连接。带被张紧于带轮,使得刀具侧的带轮由驱动侧的带轮驱动。驱动轴与刀具轴彼此以一定距离平行地运行。
为了能够在带轮上张紧带,带必须在刚性配置的带轮上强力地拉伸。这可能导致带过度拉伸的缺点。结果可能损坏带。本质上,可以区分非弹性带和弹性带、更特别是多楔带(ribbed belt)。为了张紧弹性带,已知在张力下永久地保持弹性带的张紧装置。
例如,DE 10 2008 023 927 A1示出具有马达和经由带驱动机构由马达驱动的刀具的动力工具,其中,带驱动机构在驱动侧具有带轮并且在刀具侧也具有带轮,弹性带被张紧在两带轮之间。以如下方式设置和设计张紧装置:弹性带的张力由带本身的弹性保持。该张紧装置基于凸轮偏心原理并且难以设计并且易被不正确操作,这可能导致带驱动机构的故障以及动力工具的损坏(breakdown)。更特别地,需要大量的正确顺序的单独工作步骤,以正确地操作张紧装置,使得能够以设想的方式移除带以及再次预张紧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且操作容易的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防止弹性带的过度拉伸。更特别地,带不应该诸如通过例如自张紧的张紧装置而被永久地弹簧加载。
基于具有如下特征的动力工具实现该目的:该动力工具具有马达和借助于带驱动机构由所述马达驱动的刀具,其中,所述带驱动机构具有能绕驱动轴旋转的驱动侧带轮和能绕刀具轴旋转的刀具侧带轮,带能够被张紧于所述驱动侧带轮和所述刀具侧带轮,所述动力工具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带轮能够移动到相对于保持轴偏心的偏心位置,设置组装元件,利用所述组装元件,所述带轮能够返回到与所述轴同心的同心位置。
本发明包括如下的技术示教:至少一个带轮能够进入相对于其支承轴偏心的偏心位置,并且设置组装元件,利用该组装元件能够使带轮返回到与所述轴同心的位置。
本发明利用产生带驱动机构用的张紧装置的构思,该构思不基于暂时地改变驱动轴与刀具轴之间的距离以能够将带应用到带轮上。如根据本发明那样,这省掉了张紧装置的费力的实施方式,仅一个带轮必须从与在操作动力工具期间保持带轮的轴同心的同心配置移动到偏心位置。为了张紧带,仅需要简单的组装元件将带轮移回到与保持带轮的轴同心的同心配置。如果带轮再次与保持轴同心地配置,则两个带轮彼此之间再次具有刚性距离。更特别地,没有弹簧元件等被设置为张紧装置的部件以在操作动力工具期间在张力下永久地保持带。更特别地,张紧装置没有必要必须由于弹性带的张力而保持在张紧位置。这意味着:带的渐进伸长不会发生,由于带的设计,弹性带能够理想地展开,这是由于带轮之间的轴向距离保持不变,而无需使带轮经受在一个带张紧方向上的弹簧加载,带经由带轮被驱动。
动力工具可以设计有伸长臂,刀具以能绕刀具轴旋转的方式被安装到该伸长臂。伸长臂形成从驱动轴到刀具轴的刚性配置。伸长臂可以设置有两个支承路径,并且伸长臂可以是动力工具的主体的一部分。更特别地,伸长臂是不可移动的,并且更特别地,伸长臂不以枢转或者铰接的方式配置于动力工具的主体以形成张紧装置。这导致了动力工具的主体设计的进一步简化。更有利的是,能够移动到相对于其轴偏心的位置的带轮可以是刀具侧带轮。作为选择,能够移动到相对于其轴偏心的偏心配置的带轮也可以由驱动侧带轮形成,使得带的张紧能够借助于驱动侧带轮与装置轴的偏心配置而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