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换电源和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0168.X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真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G03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曹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电源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电子器件供给电力的切换电源。
背景技术
以下参照图8和图9描述切换电源的例子。在图8中,在一次电解电容器C1中充电的直流电压Vin通过变压器T1的一次绕组被供给到用作切换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漏极端子。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源极端子通过电流检测电阻器Ris与一次电解电容器C1连接。变压器T1的二次绕组通过二次整流器二极管D3与二次电解电容器C2连接。跨二次电解电容器C2存储的直流电压Vout作为来自切换电源的输出电压被输出。直流电压Vout通过电阻器R3和电阻器R4被分压,并且被分压的电压被供给到分路调节器IC2的基准端子。分路调节器IC2的阴极端子与光电耦合器PC-FB的LED连接。光电耦合器PC-FB的光电晶体管与PWM控制模块IC1连接。光电耦合器PC-FB的光电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压用作切换电源的输出电压Vout的反馈信号(也称为FB信号)。FB信号被PWM控制模块IC1中的电阻器R1上拉并被输入到PWM放大器AMP1的反相输入端子。从三角波信号产生器向PWM放大器AMP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供给三角波信号(也称为OSC信号)。
参照图9,当OSC信号的电压比FB信号的电压高时,如在时间t0,PWM放大器AMP1输出高电平(H电平)信号。从PWM放大器AMP1输出的信号被供给到OR电路的输入端子。OR电路的另一输入端子被供给来自双稳态多谐振荡器(flip-flop)电路FF的Q输出。在时间t0,双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FF的Q输出如后面解释的那样处于低电平(也称为L电平),并且由此OR电路的输出处于高电平(也称为H电平)。来自OR电路的输出被供给到包含用作切换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FET2(为P沟道MOSFET)和也用作切换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FET3(为N沟道MOSFET)的输出缓冲器电路。因此,来自PWM控制模块IC1的输出信号(也称为OUT信号)处于L电平。OUT信号被供给到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栅极端子。因此,场效应晶体管FET1关断。
在时间t1,如果OSC信号的电压变得低于FB信号的电压,则PWM放大器AMP1的输出变为L电平,OR电路的输出变为L电平,并且,OUT信号变为H电平。因此,场效应晶体管FET1接通,并且漏极电流Id流过场效应晶体管FET1。在时间t2,如果OSC信号的电压再次变得比FB信号的电压高,则PWM放大器AMP1的输出变为H电平,OR电路的输出变为H电平,并且OUT信号变为L电平。因此,场效应晶体管FET1关断,并且,漏极电流Id的流动停止。
然后,在时间t3以及在随后的时段中,切换电源的输出电流Iout增加并且输出电压Vout轻微下降。作为响应,分路调节器IC2减少流过光电耦合器PC-FB的LED的电流。作为结果,FB信号增加,并且,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t4~t5的ON时段(也称为ON脉冲宽度)的长度增加。作为结果,输出电压Vout轻微地增加。
PWM控制模块IC1控制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ON时段(通过PWM控制)以按上述的方式使输出电压Vout稳定化。
上述的类型的切换电源通常具有过载保护电路。更具体而言,过载保护电路操作以使得通过与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源极端子连接的电流检测电阻器Ris检测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漏极电流Id,并且,如果漏极电流Id变得等于预定值,更具体而言,等于Vref/Ris,则场效应晶体管FET1被接通,由此,切换电源的负载电流限于预定的额定值Ip或更小。
以下进一步详细描述过载保护电路的操作。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漏极电流Id通过电流检测电阻器Ris被转变成电压,并且作为电流检测信号IS被供给到PWM控制模块IC1中的电流感测放大器AMP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电流感测放大器AMP2的反相输入端子与恒定电压源Vref连接。当如在t0~t8的时段中漏极电流Id的值小于Vref/Ris时,电流检测信号IS的电压低于Vref,并且,放大器AMP2的输出处于L电平。放大器AMP2的输出被供给到双稳态多谐振荡器FF的S输入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