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看脚板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9126.4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冯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0 | 分类号: | E04G9/00;E04G2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脚板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柱支模用的双层看脚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用建筑夹板支模的混凝土竖向结构(墙、柱等),传统的方法是用夹板做模板,木方备楞,钢管或柱箍加固,定位靠底部板面上预留钢筋头或在柱墙主筋上焊接限位钢筋等方法,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烂根等质量问题,要在调整加固完成后在模板根部用水泥砂浆将模板与楼板面的缝隙堵死,水泥砂浆凝固时才可浇筑墙、柱混凝土,既费工又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看脚板及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墙柱模板支设定位准确度底、易产生漏浆烂根等质量问题,废工而且费时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层看脚板,包括第一条状夹板和第二条状夹板,所述第二条状夹板平行叠放在所述第一条状夹板上;所述第一条状夹板和第二条状夹板通过水泥钉固定在混凝土楼面上。
所述第一条状夹板与支模边线对齐,所述第二条状夹板靠支模边缩进18mm。
所述第一条状夹板为建筑用夹板边料,宽度为55mm-65mm、厚度为16mm-20mm。
所述第二条状夹板为建筑用夹板边料,宽度为37mm-47mm、厚度为16mm-20mm。
所述水泥钉为3×50水泥钉。
所述水泥钉之间的间距为120-150mm。
所述第一条状夹板的接缝与第二条状夹板的接缝上下错开40mm以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双层看脚板进行墙、柱支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混凝土楼面上将矩形柱或剪力墙墨线放好;
(2)将所述的第一条状夹板和第二条状夹板用水泥钉固定在混凝土楼面上,第一条状夹板与支模边线对齐,第二条状夹板靠支模边缩进错开18mm,水泥钉之间的间距为120~150mm;
(3)支设矩形柱或剪力墙模板,将模板底部卡进双层看脚板L型槽内。
所述第一条状夹板的接缝与第二条状夹板的接缝上下错开40mm以上。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有效利用废旧建筑模板进行制作,在局部改变了传统墙、柱模板支设的工艺,安装使用方法简单、实用、高效,在解决墙、柱模板支设定位的准确性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漏浆烂根等质量问题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应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双层看脚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条状夹板1和第二条状夹板2,所述第二条状夹板2平行叠放在所述第一条状夹板1上;所述第一条状夹板1和第二条状夹板2通过水泥钉3固定在混凝土楼面4上。
其中,所述第一条状夹板1与支模边线对齐,所述第二条状夹板2靠支模边缩进18mm。所述第一条状夹板1为建筑用夹板边料,宽度为55mm-65mm、厚度为16mm-20mm。所述第二条状夹板2为建筑用夹板边料,宽度为37mm-47mm、厚度为16mm-20mm。所述水泥钉3为3×50水泥钉。所述水泥钉3之间的间距为120-150mm。安装时接缝处要拼接严密,第一条状夹板1的接缝与第二条状夹板2的接缝上下错开40mm以上,转角处也应错开。
如图3所示,设计为边长为600mm的矩形柱与宽度为200mm的剪力墙相连,混凝土楼面上将矩形柱或剪力墙墨线放好后,把提前准备好的第一条状夹板1和第二条状夹板2用水泥钉3固定在混凝土楼面上,第一条状夹板1与支模边线对齐,第二条状夹板2靠支模边缩进18mm,各个水泥钉3之间的间距为120mm~150mm中任意值,支设矩形柱或剪力墙模板,将模板底部卡进双层看脚板L型槽内。安装时接缝处要拼接严密,第一条状夹板1的接缝与第二条状夹板2的接缝上下错开40mm以上,转角处也应错开。
不难发现,本发明有效利用废旧建筑模板进行制作,在局部改变了传统墙、柱模板支设的工艺,安装使用方法简单、实用、高效,在解决墙、柱模板支设定位的准确性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漏浆烂根等质量问题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