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多体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9021.9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煜;李发勇;董益亮;黄仁祥;郑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钢板 弹簧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动力学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钢板弹簧多体模型的构建方法,应用于汽车悬架动力学、整车操纵稳定性以及平顺性分析。
背景技术
随着CAE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悬架动力学分析、平顺性分析技术应用日趋广泛。钢板弹簧是汽车悬架众多弹性元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常应用于货车的前后悬架,客货两用车、微车、皮卡车、越野车的后悬架,因此钢板弹簧模型建立在整车多体建模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而钢板弹簧由多片钢板组成,簧片间干摩擦对车辆平顺性有重要影响。虽然钢板弹簧建模方法日渐成熟,但是大部分建模方法仅能较准确的反映钢板弹簧静态刚度,而钢板弹簧由于干摩擦形成的动态刚度则无法准确反映,或者由于结构的复杂性,不能准确反映干摩擦的影响,或者数值计算困难,无法用于仿真。
目前,能够应用于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的钢板弹簧多体建模方法主要有:有限元模态法、国际汽车工程学会推荐的三段梁法、变截面弯曲梁单元法。
有限元模态法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钢板弹簧模态,输出模态中性文件,然后将模态中性文件导入多体仿真程序中,并添加簧片间摩擦力和接触力,该过程是这种方法的关键点和难点,这个难点目前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三段梁法的原理是将板簧总成简化为三段,通过函数拟合板簧弹力随其变形的变化关系,该方法完成的模型与实际结构相差甚远,不能准确反映悬架运动特性,板簧与车身接附点处的受力也不够准确,无法很好地指导设计工作。
变截面弯曲梁单元法的原理是把钢板弹簧离散成变截面弯曲梁单元,若想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模型,需要将钢板弹簧离散为足够多的单元,该方法需逐一建立每一个梁单元,建模过程繁琐,簧片间的接触力也不易准确建立。
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够较好放映钢板弹簧的静态刚度,但是都不能有效的反映钢板弹簧的干摩擦力,有的建模复杂,有的计算困难,有的无法仿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多体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动态摩擦力模型构建的钢板弹簧多体模型,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板簧静态刚度,而且能够反映干摩擦力造成的动态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数值计算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钢板弹簧多体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钢板弹簧静刚度及动态力测试;
将钢板弹簧通过支座支撑于导轨上,操纵静态作动器缓慢加载,记录载荷与钢板弹簧的变形,测试钢板弹簧的静态刚度;
第二步,建立动态摩擦模型;
根据动态力测试结果进行模型参数辨识;使用Dahl(国外人名)摩擦模型作为摩擦力的动态模型,其摩擦力的微分方程为:
其中,需要辨识的参数:σ为刚度系数,Fc为库伦摩擦力,α为过渡系数;
需测量或计算的参数:x为摩擦部件的相对位移,v为摩擦部件的相对速度,F为动态摩擦力;
参数辨识:
钢板弹簧动态力fi=f(ti,σ,fc,α)=ma+kss+Fd;
钢板弹簧动态力测试结果为F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0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