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控制施于基材上的等离子体偏压能力的连续腔体制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8827.6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杰 |
主分类号: | H01J37/32 | 分类号: | H01J37/32;H01J3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控制 基材 等离子体 偏压 能力 连续 体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等离子体制程设备,适用于连续式系统(In-line)的等离子体制程(Plasma process),它具有降低流入基材瞬间电流的功能,并且能够控制等离子体加诸于基材上的偏压,因此能保护基材表面,特别适合作为干蚀刻制程(dry etching)之用;其它非使用等离子体作为干蚀刻制程之用者(如PECVD,等离子体辅助化学蒸气蒸镀),或使用等离子体但不是作镀膜使用者(如等离子体清洁,plasma clean)等,亦可应用本发明,使其同时俱备高效率的等离子体辅助制程与其它的特点。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续式(In-line)等离子体制程镀膜系统,由于产量大,使用的基材(substrate)面积亦大,被广泛地使用在许多制程上(如: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溅镀制程、化学蒸气蒸镀、硅薄膜制程、装饰镀膜制程、太阳能电池镀膜制程,以及电磁屏蔽EMI溅镀制程等等)。其机台设计可概分为直立式与水平式两种,使用的等离子体一般分为直流(DC)、脉冲直流(Pulse DC)、射频(RF,例如频率在13.56MHz、27.12MHz及60MHz等等)、DC+RF混合模式电波、中频(MF;例如:频率约为数百kHz)或MF+DC混合模式电波等。这些传统的技术不论是直立式或者是水平式的,DC或RF的,都有一个基本限制,那就是装设在真空腔体的电极(一般是指靶材、平板电极或多孔的气体喷头(shower head)等,必须使基材与腔体电性隔绝(electrically isolated),如此才能使受等离子体轰击的基材表面得到稳定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例如,在溅镀(sputtering deposition)时,当极高的电压导入靶材的瞬间会有一股甚高的电流产生,这对机台本身或是基材都是不利的。因此,传统设计者多将基材设计成与腔体和靶材均不电性连通,以利于整个机台的电感性趋于安定,如此则基材表面不会吸引高能量的电子或离子,甚至被它们轰击而损伤,甚至毁坏。此种安排对溅镀的膜亦有利,因为少了离子的轰击,其微结构(如晶粒的结晶方向)不致于变化过大,使得其均匀性(如电阻率,折射率等等)得以保持在一固定范围之内。过去将近半世纪,这样的设计已广被接受,例如,台湾的富林、日旸、灿元;深圳市豪威薄膜装置有限公司,美国的AKT;日本的Ulvac;韩国的Jusung Engineering;德国的Oerlikon、Leybold及Von Ardena等,都是将基材置于电性绝缘状态(Electrically floated),然后实施等离子体制程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杰,未经李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