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748.5 | 申请日: | 201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伟;刘雪英;李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17/08;A61P1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谢钢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痤疮 性皮炎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用纯中药组方提取物制备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与皮脂代谢有关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变,因好发于青春期,所以俗称“青春痘”。痤疮的发病与皮脂的代谢有关,青春发育期为高发阶段。
脂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多发生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易反复发作,常伴有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
痤疮和脂溢性皮炎发病机制复杂,与毛囊口过度角质化、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分泌率增加、毛囊及皮脂腺内微生物的增多与聚集、皮肤微循环障碍、家族遗传以及使用某些化妆品和药物有关,因此单纯使用甲硝唑、氯霉素、红霉素等化学药物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耐药性是抗生素应用的最大弊端。
中医药具有多成分的优点,能够针对痤疮、脂溢性皮炎发病的多因素同时发挥效应,但是中药复方种类多,以及制剂工艺简单陈旧会导致有效成分利用率低,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效果差等缺点。
理想的痤疮、脂溢性皮炎治疗药物应具有止痛快、促进皮肤微循环、减轻皮肤过度角化、抗菌作用强、不产生耐药菌株、无毒副作用、促进皮肤修复、愈合瘢痕少、无色素沉着、价格便宜、保存使用方便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低毒、使用方便的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包括活性组分提取物和辅料,所述活性组分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
(1)桂枝2-25份、细辛1-15份;
(2)当归3-35份,川芎3-35份,鸢尾根1-25份,藁本3-30份中至少两种组份。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活性组分提取物最好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
(1)桂枝2-20份、细辛1-10份;
(2)当归5-25份,川芎5-25份,鸢尾根3-20份,藁本5-30份中至少两种组份。
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活性组分提取物最好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
(1)桂枝2-15份、细辛1-8份;
(2)当归5-20份,川芎5-20份,鸢尾根3-20份,藁本5-25份中至少两种组份。
最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活性组分提取物最好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
(1)桂枝12份、细辛6份;
(2)当归15份,川芎15份,鸢尾根6份,藁本15份中至少两种组份。
上述复方外用制剂为O/W型乳膏剂、O/W型微乳剂、O/W型微乳喷雾剂、O/W型微乳医用敷料、乙醇溶液喷雾剂、溶液医用敷料或脂质体凝胶,复方外用制剂中活性组分提取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 - 10%。
制备O/W乳膏剂原料有:中药复方提取的混合物,以及基质辅料液体石蜡、十六醇或十八醇、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平平加O、甘油、乳化剂OP及蒸馏水等。
制备O/W型微乳的原料有:中药复方提取的混合物,乳化剂为HLB值为8-2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40(Cremophor RH40)、聚氧乙烯油醇醚、三乙醇胺油酸酯、聚氧乙烯氧丙烯油酸酯、PPG-5羊毛醇醚等的一种或多种;助乳化剂为乙醇、丙二醇、丙三醇、聚甘油酯、十六醇、十八醇等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油相为中药提取的油状物自身或肉豆蔻酸异丙酯、单亚油酸甘油酯、丁酸乙酯、油酸乙酯、豆油、花生油或玉米油、油酸、棕榈酸等多种长链脂肪酸油等。将制备的O/W型微乳灌装入深色(棕色、黑色等)喷雾瓶中即得治疗皮肤损伤的O/W型微乳喷雾剂;将制备的O/W型微乳吸附于医用敷料上并密封于深色包装中即得治疗皮肤损伤的O/W型微乳型医用敷料。
制备脂质体凝胶的原料有:中药复方提取物,以及辅料卵磷脂、胆固醇、维生素E、甘油、Tween-80、卡波姆940及蒸馏水等。
上述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组分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鸢尾根活性成分的提取
鸢尾根粉碎成10-60目粉末,用5-25倍重量60%-95%乙醇分2-5次浸提,过滤,回收溶剂乙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础体温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斑东风螺仔稚螺用诱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