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682.X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邱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锐锋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张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外科手术用的负压引流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中的负压引流手术是指利用负压引流系统排出病人病灶部位过多的渗出液及组织碎片等,以使病灶加速愈合。通过负压引流手术,可防止血液、渗出液或消化液在体腔或组织间内蓄积,导致继发感染或者组织损害;还可将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排出,促使手术范围死腔缩小或闭合,为创口伤创造良好地生长环境,以便创口皮肤紧贴,使受伤组织更好更快地康复。
负压引流手术中使用的负压引流系统由穿刺针、引流管、引流瓶、塔阶管等构成。
参见图1,图1示出现有一种穿刺针及引流管的结构。穿刺针11的一端呈弯曲状,其端部具有呈棱形的针尖,另一端紧密套接一根引流管12。
参见图2,图2示出现有一种负压引流装置的结构。其引流瓶有一个由透明材质制作的瓶体31,瓶体31的内腔处于负压状态,瓶体表面设有体积刻度线32。
瓶体31上端面上设有一真空指示器33,真空指示器33为由一橡胶体制成的层叠状的中空腔,中空腔与瓶体内腔连通,在大气压和瓶体内腔负压的压差作用下,其层叠状的腔壁叠置紧密,即中空腔在轴向上缩短,从而可根据真空指示器33在轴向上的变形程度了解负压值的级别。
瓶体31上端面上还设有用于将瓶体内腔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口,连接口与一橡胶软管34的一端连通,橡胶软管34的管体上套一夹板35,通过夹板35夹紧/松开橡胶软管34,可使瓶体内腔与外界隔断/连通。
做负压引流手术时,负压引流装置中的橡胶软管3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37与引流管12连通,并在引流管的端部套接,构成一个负压引流系统。
瓶体上端面上还设有一悬吊环36,悬吊环36方便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本人悬挂或者提拿引流瓶。
参见图3,图3示出夹板35的结构。夹板35上具有一长形通孔,通孔一头窄一头宽,将穿过其间的橡胶软管挪至较窄的一头时,即可将橡胶软管夹紧使其关闭;挪至较宽的一头,即可将橡胶软管松开使其打开。
参见图4,图4示出连接管的结构。连接管37用于连接引流管12的接头为一塔阶管371,塔阶管具有多个不同的管径,可插入多种不同直径大小的引流管内。连接管37上还可设置一夹板372,用于控制连接管37的打开和关闭。
负压引流手术中,首先医生切开病人病灶部位的体表,然后将穿刺针11置于切口内并从距切口3~5cm处的体表穿出,穿刺针11牵引引流管12直至引流管的自由端埋入病灶部位,最后将切口缝合,将引流管上连接穿刺针的一端剪掉,留下的引流管通过连接管与引流瓶连通,从而,病人病灶部位过多的渗出液及组织碎片等在负压作用下排入引流瓶,即对病人病灶部位的负压引流。
上述引流瓶的内腔负压值是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抽真空而得,通过对生产工艺过程的精确控制,可达到较高的负压值,且制作的引流瓶结构牢固,但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另外,引流瓶的内腔负压一旦被破坏,就不能再被使用,它属于一次性医疗耗材,不仅增加医疗成本而且产生大量医疗垃圾、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负压值可调的负压引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负压引流装置的负压引流系统。
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具有两个端壁的筒体,筒体具有由透明材质制作的周壁,其中一个端壁上设有连通筒体的内腔与外界的连接口;活塞,活塞的活塞头位于内腔,活塞的连杆穿过另一个端壁,且连杆由一限位机构可调节地控制,以限定内腔的容积。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限位机构调节连杆,可使连杆相对筒体移动,从而带动活塞头在筒体内腔移动,改变内腔的容积。连接口与外界大气压连通,活塞头移动至靠近设有连接口的端壁,此时,调节夹板使连接口关闭,使活塞头密封住筒体内腔少量的空气,再通过限位机构调节连杆使其带动活塞头向另一个端壁的方向移动直至活塞头顶在另一个端壁的内表面上,从而使筒体内少量的空气所在密封空间变大,筒体内腔相对于外界大气压为负压状态。筒体内腔所得负压值跟筒体内的空气量以及筒体内腔的体积有关,通过对空气量的调整,可调节筒体内腔的负压值,以用于不同情况的负压引流手术。当筒体内腔为负压状态时,即可对病灶部位进行引流操作;当筒体内腔装满引流液时,可通过限位机构调节连杆使其带动活塞头挤压引流液,引流液从连接口排出筒体外。本装置每一次使用完毕都可消毒后再使用,既节省医疗成本又避免产生过多医疗垃圾,保护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锐锋,未经邱锐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LED灯条的自动灌封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水陆两用驱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