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平菇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7977.5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王会娟;邢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G1/04;A62D3/02;C12R1/645;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平菇 及其 降解 黄曲霉 毒素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平菇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平菇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黄曲霉(A.flavus)、寄生曲霉(A.parasiticus)及特曲霉(A.nomius)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现已分离出AFB1、AFB2、AFG1、AFG2、AFM1、AFM2、AFB2a、AFG2a、AFBM2a及AFGM2a等18种之多,其中AFB1的毒性最强。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均证实,黄曲霉毒素B1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可导致肝脏坏死、肝癌的形成。黄曲霉毒素B1还会影响动物胚胎,造成免疫抑制和反复感染,降低某些动物的产奶和产蛋量。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中,严重影响我国花生及其制品的出口,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安全的脱毒方法消除这类毒素对人畜健康的危害。
目前,黄曲霉毒素的生物学脱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微生物菌体本身及其细胞壁提取物吸附去除黄曲霉毒素:
例如鼠李糖乳杆菌ATCC53103、鼠李糖乳杆菌DSM-705、乳酸乳球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CGMCC 1.539及某些酿酒酵母等,上述菌株能通过物理方式与黄曲霉毒素结合,形成毒素-菌体复合物,但如何将复合物从食品和饲料中分离去除,成为一个难题。
2、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降解黄曲霉毒素:
例如从嗜麦窄食单胞菌、诺卡氏菌DSM 12676、假密环菌、分枝杆菌DSM 44556T及红串红球菌中提取出的降解酶,此方法降解效率高,降解条件温和,成本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平菇及其在降解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LY65,简称平菇LY65,已于2011年11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号为CGMCC No.5428。
平菇LY65的发酵液可用于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同时由于平菇菌株是可食用菌株,该发酵液对人畜无毒无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组件、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剂补给方法
- 下一篇:摄影机用快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