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17900.8 | 申请日: | 2012-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军;吴平;张琰;周生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20 | 分类号: | F24J2/20;F24J2/46;F24J2/51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热器,具体地指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高效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诸多太阳能应用领域中,太阳能集热器是较早被人们应用的,有聚焦式的太阳能集热器,也有吸热式太阳能集热器,尤以吸热式太阳能集热器应用更为广泛。
在吸热式太阳能集热器中,有一种是采用高效吸热管,是由两不同直径的玻璃盲管套装,开头端火焰烧融封接抽真空制成。这种加热管,其采用的玻璃管在运输、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极易损坏,且安装时由于管间存在间隙,使单位面积吸热效率下降。而且,真空管内上水时必须低温上水,高温空管上水必爆管,怕冰雹,热起动慢,一旦爆管必须马上维修,维修费用高。
还有一种是传统的平板式集热器,它包括面板、吸热板、底板、边框、进液管、出液管及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通的吸热管,主要是通过吸热板吸收太阳的热量,直接传递一组水管(吸热管和出液管),使水管中的液体获得热量。这种平板式集热器,结构虽然简单,但当太阳光照射到吸热板时,会有部分产生反射,大量吸收的热能通过透光面板重新散失,太阳能利用率不高。为了减少热能的散失,有的平板式集热器在吸热板与底板之间用保温棉,但是,这种结构具有以下缺陷:a、会使整个集热器厚度太厚;b、保温棉容易散发到玻璃面板层内,影响吸热效果;c、保温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透明面板、吸热板、底板、边框、设置在吸热板与底板之间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及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通的吸热管,所述底板为双层真空金属板,所述底板包括内底板、外底板及由内底板和外底板之间构成的真空腔室,所述内底板与外底板的周边之间密封焊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与底板之间充有惰性气体层。这样,可以减少热能的散失,使吸热管和出液管内的水保温效果更好。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内底板和外底板为下沉式结构,所述底板的底面为平板结构,所述底板的内底板与外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加强筋。这样,可以增加内底板与外底板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形成真空腔室的内底板与外底板之间的距离为5~20mm。
优选地,所述真空腔室中设置有吸气剂,所述真空腔室的真空度为8×10-1Pa~3×10-4Pa。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周边的内底板上表面与面板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这样,可以增加面板与底板之间的密封性,使热空气不易泄露出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保温性更好。
优选地,所述边框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面板和底板的周边卡在边框的凹槽内,并通过第二密封件分别与面板的上表面和底板的外底板下表面密封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内底板周边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所围成的区域与面板的平面大小相对应。这样,通过定位件来固定面板在内底板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面板为钢化玻璃板,所述吸热板为镀膜吸热平板,所述进液管、出液管和吸热管均为铜管。
优选地,所述底板为整体式或分体拼接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双层真空金属板的底板,不仅使整个集热器厚度变薄,而且能够保证集热器热能损失小,保温效果更好,太阳能的利用率更高。利用面板与底板之间充惰性气体形成保温层,不仅避免保温棉散发到玻璃面板内,而且可降低集热器的散热率。另外,面板和底板周边的密封件可有效防止热空气不易泄露出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分体拼接式底板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缸径规的校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带头尾料的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