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畜禽养殖废料的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7183.9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葛岚岚;田定国;赵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兴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20;C05F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42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畜禽 养殖 废料 高效 复合 生物 益生菌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生物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畜禽养殖废料的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国际上许多国家生产、应用和推广微生物肥料,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肥料现已形成:
①由豆科作物益生菌接种向非豆科作物转化;
②由单一益生菌接种向复合生物益生菌转化;
③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
④由用无芽胞菌种生产向用有芽胞菌种生产转化。
但上述技术主要是强调功能的单一性,抗干扰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处理畜禽养殖废料的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的制备方法
现有的每一种益生菌具有特定的针对性强的功能,但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不易控制。经过简单复合后,菌株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其功能的发挥,降低了各个菌株的活性。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就在于调整菌种的比例,培养驯化成为一种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
具体地说,本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菌种的筛选
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对畜禽养殖废料(畜禽排泄物)发酵处理后,再对其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解析,并分析处理和初步鉴定其中的成分及特性,筛选出具有高效的降解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能力的单一益生菌株;
②对上述筛选出的多个单一益生菌株做斜面活化和摇瓶液体扩大培养,得到大量的各种单一益生菌株;
③合理调配各种单一益生菌株所占的比例并进行混合,得到益生菌群;
④进一步优化益生菌群结构,调节益生菌群功能,并不断筛选培育获得一种复合菌种混合液,称为复合一级菌种;
⑤将复合一级菌种接种到经过消毒处理的麦麸、玉米粉或秸秆粉辅料上进行固体培养以扩大菌群的数量,制备成为有机肥料生产用的二级复合菌种,即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
二、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的用途
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的用途是制备有机肥固体混合菌料。
将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和畜禽养殖废料混合后得有机肥固体混合菌料,该有机肥固体混合菌料用于肥料生产和生活垃圾处理。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单一益生菌株来源于畜禽养殖废料中,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
②经过培养驯化得到最终产品——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使用安全,生物活性更强;
③抗杂菌干扰能力强;
④经过培养驯化的复合菌种,其各项生物活性保留与单体菌株具有同等效果;
⑤该益生菌适用于肥料生产、生活垃圾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制备方法
1、制备培养基
1)第1培养基的组分: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磷酸氢二钾0.5g,七水硫酸镁0.5g,氯化钠0.5g,七水硫酸铁0.01g,水1000ml。
其制备方法:将上述组分混合溶解后即可。
2)第2培养基的组分:土豆汁1000ml,葡萄糖20g。
其制备方法:将上述组分混合溶解后即可。
3)第3培养基的组分: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水1000ml。
其制备方法:将上述组分混合溶解后即可。
2、制备培养基菌种
制备上述3种培养基后,用150ml三角瓶分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在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24h,如没有污染,即可接种;接种完后,一起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又培养48h,分别得第1、第2、第3培养基菌种。
恒温振荡培养箱工作状态设置:
温度:28℃;转速:180r/min;时间:48h。
3、制备一级复合菌种
将第1、第2、第3培养基菌种,按重量6∶3∶1进行混合,得到一级复合菌种。
4、制备二级复合菌种
将复合一级菌种和辅料按重量比例为(1~3)∶100混合后得二级复合菌种;
所述的辅料为经过消毒处理的麦麸、玉米粉或秸秆粉。
进行混合固体培养,以扩大菌群的数量,制备出有机肥料生产用的二级复合菌种,菌群总数≥20亿cfu/g。
二级复合菌种是本发明的最终产品,即高效复合生物益生菌。
二、试验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兴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兴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手机摄像模组镜座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