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触摸屏的保护型金属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7080.2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龙;王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秋田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保护 金属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保护层的金属线,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电容触摸屏的带有保护层的金属线。
背景技术
电容触摸屏金属走线的保护工艺,包括全部的单面搭桥SITO和双面走线DITO产品。SITO是Single ITO的简称。即菱型线路做法,XY轴都在玻璃的一面。DITO是Double ITO的简称。即两面线路做法,XY轴分别布于玻璃上下两层。现在电容屏的生产厂商对金属线的保护有两种对待方式:一种是不管,让其裸露在空气中。这样做法的缺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触摸屏功能逐渐失灵;另一种就是用真空溅镀的工艺,这又分为溅镀整版区域和仅金属走线区域两种做法,但是这种真空溅镀方式的缺点就是设备投资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容触摸屏的保护型金属线,在发挥保护金属线作用的基础下,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触摸屏的保护型金属线,在金属线上通过柯式印刷法印刷有一层液体二氧化硅混合物,并经干燥、固化成为二氧化硅涂层;所述液体二氧化硅混合物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如下:二氧化硅<5%、二氧化钛<2%、2-甲基-2,4-戊二醇75-85%、异丙醇<4%、乙醇5-8%、水<4%、乙酰丙酮<1%。
优选的是,所述液体二氧化硅混合物的印刷厚度为40-100nm。
优选的是,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
优选的是,所述固化的温度为2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液体二氧化硅混合物经固化后依然保持低温固化、高透等特性,使其可以通过柯式印刷法转印到金属线上,在发挥保护金属线作用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液体二氧化硅材料的透过率的测试结果。
图2示出了本发明液体二氧化硅材料转印后的透过率测试结果。
图3示出了本发明触摸屏基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材料的所有原材料在市场上都可以购买到。其中乙酰丙酮,可采用不同的工艺路线:丙酮与乙烯酮反应或乙酐与丙酮缩合或丙酮与乙酸乙酯缩合。丙酮与乙烯酮的反应的过程,实际上是以丙酮为原料,经乙烯酮、乙酸异丙烯酯,再经转化而得乙酰丙酮;工艺过程如下:将含有1/1000二硫化碳的丙酮气化后引入780-800℃的裂化炉,使之生成乙烯酮(或冰醋酸经气化磷酸三乙酯催化剂存在下,以氨为稳定剂,经700℃裂化炉裂解为乙烯酮),乙烯酮用丙酮吸收,在硫酸或乙酰磺酰存在下,于61-71℃使之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异丙烯酯,经分馏提纯后,乙酸异丙稀酯纯度可达93-95%以上。再将乙酸异丙烯酯气化,引入预热至560-570℃转化炉,经分子重排生成乙酰丙酮,经冷凝,分馏提纯得成品。每吨产品消耗丙酮约2700kg。丙酮与乙酸乙酯缩合的过程是在金属钠存在下进行的。操作示例1在冷却的烧杯中加入120ml精制的乙酸乙酯和32ml氨气。在氨基钠加完后,在冰水中不停振摇24h后,在室温下放置过夜。次日加入100g冰,继而加入同量的冰水,取其水层,加入稀硫酸使呈酸性。在此溶液中加入饱和乙酸铜溶液(将40g粉末状乙酸铜加一定量的热水溶解而成),使乙酰丙酮形成铜盐析出。如反应液为碱性,可加入少量乙酸。过2-3h后,将青灰色乙酰丙酮抽滤,用水洗涤两次,直接移入分液漏斗中,加乙醚不断振摇,同时加入50ml 4N硫酸使其分解。取乙醚溶液,再用乙醚萃取酸层中的乙酰丙酮,合并两次乙醚溶液,用氯化钙干燥。将乙醚蒸去残留物继续蒸馏,收集125-140℃馏分。再于135-140℃精留,收量约15-20g。沸点139℃。操作示例2在1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金属钠25g及20ml乙醚,再加入225ml用冷却剂冷却过的乙酸乙酯。在冷却和不断搅拌下加73ml丙酮。在室温放置4h,加入400ml水,将水上层的乙酸乙酯分离,水层用乙酸中和,然后加入乙酸铜溶液(125g乙酸铜溶于1500ml水)即生成绿色的乙酰丙酮螯合物。放置2-3h后,沉淀完全,过滤。将沉淀悬浮于乙醚中,用50ml 40%稀硫酸振荡,乙醚层用氯化钙干燥。蒸去乙醚,把残留的油状分馏,收集124-140℃馏分,再分馏,收集139-140℃馏分。乙酐和丙酮的缩合反应是在三氟化硼催化下进行的此法收率较高。乙酰丙酮的精制方法:将约20ml乙酰丙酮粗品溶于80ml苯中,然后与等体积的蒸馏水振荡3h。易溶于水的乙酸分配到水相中,而乙酰丙酮则易溶于苯中。苯相中的乙酰丙酮可直接应用,也可将苯蒸馏除。原料消耗定额:丙酮(工业品,含水<0.5%)2553kg/t、发烟硫酸(以H2S04计)12kg/t、乙酐(95%)19kg/t、二硫化碳(化学纯)6kg/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秋田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秋田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