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基于分组的无线通信的多载波增量冗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488.8 | 申请日: | 200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L.卡萨恰;D.P.马拉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丁艺;沙捷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于 分组 无线通信 载波 增量 冗余 | ||
本申请是2007年5月24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80040353.3(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5/035461)的题为“用于基于分组的无线通信的多载波增量冗余”的国际申请的分案。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了于2004年10月1日申请的题为“Multi-Carrier IncrementalRedundancy for GERAN”申请号为No.60/615,254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已转让给本文的受让人,并且将其引入于此以供参考。
专利共同待审申请参考
本申请还要求于2010年2月10日提交的题为“Multi-Carrier IncrementalRedundancy for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申请号为12/703,440的共同待审的分案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错误恢复(error recovery)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移动电话已经变成日益普遍。在这段时间期间,无线技术的众多发展已经为蜂窝电话提供了更多的特征、最好的接收、更高的带宽和增加的系统容量。今天的数字和基于分组无线系统比第一个数字无线系统更先进得多,并且显示了今后的大的趋势。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一个广泛流传的数字无线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初,GSM被作为第二代(2G)无线系统而引进全欧洲,并且现在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内使用。经过若干年,GSM的开发者引入了大量的增强和改善,指望利用GSM的基本声音业务来向系统添加各种数据和语音能力。利用这些改善,GSM已经发展成能够提供大量改善的数字移动声音和数据电话服务的系统,该数字移动声音和数据电话服务诸如因特网存取、多媒体和视频之类。
GSM增强包括GPRS、EDGE和GERAN。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被引进的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根据GSM的TDMA无线基于分组网络体系结构。GPRS基于GSM空中接口(也就是,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接口)和GSM空中接口的时隙与TDMA帧的结构。GPRS为用户提供增加的带宽,并由于根据需求条件在声音和数据之间可以动态分配尽可能多的时隙而使操作者能更有效地利用带宽。这使得GPRS链接可以使用每个GSM帧中从一个到八个的有效时间片,直到每个时隙为22.8kb/s。另外,GPRS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时间片数目可以彼此独立地分配。GPRS采用四种不同的编码方案,CS1到CS4,每个都是利用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Gaussianminimal shift keying)调制的调相编码方案。GPRS支持X.25,一种欧洲很主要的低速分组传输协议。GPRS被作为用于实现EDGE系统(GSM演进增强型数据,Enhanced Data for GSM Evolution)的步骤而实现。EDGE是利用同现有GSM系统(例如GSM900、GSM1800和GSM1900)相同的频谱配置的GPRS的增强。EDGE的特色在于具有九种编码方案,四种采用GMSK调制,五种采用八相移键控(8PSK,Eight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四种EDGE GMSK编码方案,MCS1至MCS4类似于四种GPRS编码方案(也就是,CS1至CS4)。其他五种EDGE编码方案,MCS5至MCS9,使用8PSK调制,载波相位的每个变化生成三比特字。通过利用8PSK调制,使GPRS峰值数据率大约增至三倍。另一种对GSM的增强,GERAN(GSM边缘无线接入网络)支持EDGE网络作为与演进的核心网络(CN)3G GSM相兼容的替代无线接入网络。GERAN结构允许连接至CN的A、Gb和Iu接口。GERAN被实现以传递基于分组的实时无线服务,该服务包括语音、多媒体、视频和因特网接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4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