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472.5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敬;李俊键;姜汉桥;李金宜;张贤松;陈民锋;刘奋;王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景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甲基 聚合物 溶液 轴向 弥散 系数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所述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包括:驱替聚合物溶液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还包括:由玻璃形成的玻璃平板模型,所述玻璃平板模型具有内部腔道,所述内部腔道包括:入口和与入口联通的水平的直形通道,所述入口与所述驱替系统连接,直形通道的各径向截面均形状相同,面积相等;
浓度测试系统,设置在所述玻璃平板模型之外,测试直形通道中的观测点处的聚合物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腔道包括:水平的长方体形通道和与所述长方体形通道相连通的截面为矩形的缓流槽(77),所述缓流槽(77)与所述内部腔道的入口连接,所述缓流槽(77)的深度大于所述长方体形通道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平板模型包括:顶面玻璃平板(71)、底面玻璃平板(72)、中间玻璃平板(73)和端面玻璃平板(74),上述四块玻璃平板厚度相同并相互平行形成外侧面平齐的长方体;底面玻璃平板(72)和顶面玻璃平板(71)呈长方形且大小相同,中间玻璃平板(73)在长度方向上短于顶面玻璃平板(71);顶面玻璃平板(71)、底面玻璃平板(72)和中间玻璃平板(73)宽度相同且等于端面玻璃平板(74)的长度,顶面玻璃平板(71)的长度大于中间玻璃平板(73)的长度与端面玻璃平板(74)的宽度之和;
端面玻璃平板(74)贴合在底面玻璃平板(72)上,与底面玻璃平板(72)在底面玻璃平板(72)的第一端对齐并用玻璃胶密封粘结,使得,端面玻璃平板(74)与中间玻璃平板(73)之间形成缓流槽(77),顶面玻璃平板(71)位于端面玻璃平板(74)和中间玻璃平板(73)上部,用密封胶将顶面玻璃平板(71)与端面玻璃平板(74)密封粘结,并且密封粘结密封缓流槽的两端以及中间玻璃平板(73)的侧边;
中间玻璃平板(73)贴合在底面玻璃平板(72)上并且中间玻璃平板(73)与底面玻璃平板(72)在底面玻璃平板(72)的第二端对齐,中间玻璃平板(73)与顶面玻璃平板(71)之间形成缝隙,该缝隙即为所述直行通道,并且中间玻璃平板(73)被密封粘结在底面玻璃平板(72)与顶面玻璃平板(71)之间;
在缓流槽中间位置对应的顶面玻璃板上开设有注入孔(76),所述注入孔(76)与缓流槽连通,所述注入孔(76)通过管道与所述驱替系统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面玻璃平板(71)与底面玻璃平板(72)的尺寸为:长10cm、宽5cm、高0.2cm;中间玻璃平板(73)的尺寸为长8cm、宽5cm、高0.2cm,缓流槽的尺寸为:长3.6cm、宽1cm、高0.3cm,中间玻璃平板(73)与顶面玻璃平板(71)之间保持0.1cm的高度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度测试系统包括:发光平台和数据采集系统,发光平台包括:光源(12)和位于光源(12)上方起支撑作用的透光板(7),玻璃平板模型(8)设置在该透光板(7)上;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体式显微镜(9)、图像采集装置(2)、图像显示系统(1)和数据分析系统,体式显微镜由支架(3)支撑在玻璃平板模型上方,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与体式显微镜连接,拍照观测点处的溶液颜色彩图,所述图像显示系统(1)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2)连接,将拍照得到的观测点处的溶液颜色彩图转换成灰度图,所述数据分析系统与所述图像显示系统(1)连接,将灰度转化为浓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替系统包括:微量泵和与微量泵连接的中间容器组,所述中间容器组包括:第一中间容器(4)、第二中间容器(5)和第三中间容器(6),三个所述中间容器一端并联连接到所述内部腔道的入口,三个中间容器的另一端并联连接到所述微量泵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介质中的油气界面张力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正畸弓丝托槽摩擦磨损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