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核电厂乏燃料冷却的非能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061.6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廖业宏;段承杰;张世顺;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林俭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电厂 燃料 冷却 能动 冷却系统 | ||
1.一种用于核电厂乏燃料冷却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冰式冷凝子系统,所述冰式冷凝子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料厂房内的至少一乏燃料水池、在所述燃料厂房的乏燃料水池上方设置的冷源、设置在所述冷源下方的蒸汽收集板系统、以及连通所述蒸汽收集板系统和所述乏燃料水池并将冷凝的液态水导回所述乏燃料水池的冷凝水导管;所述蒸汽收集板系统设有将所述乏燃料水池产生的蒸汽导出至所述冷源的蒸汽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为设置在所述乏燃料水池所在的乏燃料厂房外围的冰块,或者,为通过制冷和保温装置为所述乏燃料厂房提供的持续冷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收集板系统包括一块或多块呈漏斗状的蒸汽收集板,所述冷凝水导管设置在所述蒸汽收集板的漏斗状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导管和所述蒸汽通道共用,或者,所述冷凝水导管和所述蒸汽通道分开设置,并且所述蒸汽通道设置在所述蒸汽收集板与所述乏燃料水池相对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能动冷却系统还包括应急冷却水系统;所述应急冷却水系统包括设置在燃料厂房外部上方空间的应急冷却水收集装置、连通所述应急冷却水收集装置和所述乏燃料水池的导流管系统、以及控制所述导流管系统通断的阀门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冷却水收集装置包括一块或多块呈漏斗状的冷却水收集板;所述导流管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收集板的漏斗状底部的一个或多根导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管上的阀门、以及控制所述阀门开闭的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能动冷却系统还包括重力注水系统;所述重力注水系统包括设置高于所述乏燃料水池的换料水箱、连通所述换料水箱和所述乏燃料水池的重力注水导流管道系统、以及控制所述重力注水导流管道系统通断的重力注水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乏燃料水池包括分开的第一乏燃料水池和第二乏燃料水池;
所述非能动冷却系统还包括平衡管线系统;所述平衡管线系统包括连通所述第一乏燃料水池和第二乏燃料水池的平衡管线、以及控制所述平衡管线通断的平衡管线控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能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乏燃料水池与所述蒸汽收集板系统相对;所述第二乏燃料水池与所述换料水箱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0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收器和结合接收器的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铁皮石斛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