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14714.9 申请日: 2012-01-17
公开(公告)号: CN102526186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王阶;郭丽丽;崔翰明;吴萍;陈雯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537 分类号: A61K36/537;A61P9/10;A61P9/00;A61K31/704
代理公司: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张文祎
地址: 100053 北京市宣武***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预防 治疗 心血管疾病 药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其用途,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出现多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者,男性多于女性。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长期吸烟者易发本病。常因饱餐、受寒、疲劳和精神刺激其发病。其发病主要为突然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感或疼痛,有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并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并沿前臂内侧直达小指及无名指等部位。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丹参、三七为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复方丹参片(胶囊、滴丸)、丹七片(胶囊)、冠心丹参片(胶囊、滴丸)等,都是以丹参、三七为主组方,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但大部分药物多采用传统制药工艺,存在服用量大、生物利用度低、质量标准可控性差等问题,无法占有足够市场,更难以打开国际市场。

现代中药主要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入药,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精制中药、有效部位中药及组分配伍中药等。其中的“组分配伍”是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利用中药有效部位(群)进行的配伍,组分配伍规律是传统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交融发展的结果,是中医整合调节与靶向效应相结合而发展的趋势。中药方剂有效部位(群)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是中医现代化的典范之一,是通过组分配伍规律指导下而实现其临床疗效。组分配伍源自于临床实践,用之于临床实践,是中医在防治疾病、保护人类健康的过程中,自身理论的创新发展与必然趋势。组分配伍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在时代科技及疾病谱的机遇下,从组分配伍的提出到组分中药系统的构建,从组分中药学学科的探索到朝向成熟完善的学科体系发展,有利于提升现代中药产业工程技术水平,推进中医现代化的步伐。冠心病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药方剂有效部位(群)经组分配伍而创制的新药制剂在方证对应规律的指导下,为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复方制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对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的研究及开发,无论在思路还是在技术与方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尚有很多问题有待于广泛、深入、全面的研究。

本发明人一直致力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及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是中药“组分配伍”理论的提出者和建立者之一,认为有必要深入研究丹参、三七有效部位及其复方制剂,为临床提供疗效更好、使用更方便、更加安全可靠的现代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按照中药组分配伍理论,提供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两种技术方案实现的。

技术方案一:

一种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组成及重量配比为:丹参总酚酸2-6份、总丹参酮1-4份、三七皂苷混合物0.2-1份;其中,三七皂苷混合物是由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按照1∶1∶0.5的重量配比混合而成的。

优选的,上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组成及重量配比为:丹参总酚酸4份、总丹参酮2份、三七皂苷混合物1份。

更严格的要求,在上述的有效成分中,丹参总酚酸中可以含有丹参素、原儿茶醛和咖啡酸等丹参酚酸类成分,但要求含丹酚酸B不低于60%;总丹参酮中可以含有多种丹参酮类成分,但应主要含有7.5%-83.5%的丹参酮I、4.5%-80.5%的隐丹参酮、12.0-88.0%的丹参酮IIA。实际检测中,总丹参酮中含有多种丹参酮类成分,但主要含有7.5%-23.5%的丹参酮I、4.5%-12.5%的隐丹参酮、12.0%-28.5%的丹参酮IIA。

技术方案二:

一种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组成及重量配比为:丹参总酚酸2-6份、总丹参酮1-4份、三七总皂苷0.2-1份。

优选的,上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组成及重量配比为:丹参总酚酸4份、总丹参酮2份、三七总皂苷1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