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后充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14137.3 | 申请日: | 201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B29L30/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充气 装置 | ||
1.一种轮胎后充气装置,包括立柱(1)和至少两个工位,其特征在于:各工位平铺式设置于所述立柱(1)的侧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工位通过支撑梁(7)与立柱(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的上盘座(2)与升降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与上盘座(2)固连的外螺纹升降杆(3)、螺接于升降杆外侧的螺母(4),所述螺母(4)轴向固定于支撑梁(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4)外侧套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驱动轮(5),所述支撑梁(7)上固设有轮辋调节电机(12),驱动轮(5)与轮辋调节电机(12)输出轴上的主动轮(6)构成链传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升降装置包括均布于上盘座(2)上方的3根升降杆(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立柱(1)同侧的两工位的6个驱动轮(5)通过一根链条与主动轮(6)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5)与螺母(4)的结合面均为圆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7)上设有用于检测上盘座位置的旋转编码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工位的下盘座(8)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由固定于立柱上的滑轨(9)、沿所述滑轨(9)上下往复运动的滑块(10)、驱动气缸(11)构成,所述滑块(9)的一端固连于气缸杆的输出端,所述下盘座(8)固设于滑块(9)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澳轮胎设备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1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菝葜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下一篇:废液收纳体及液体消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