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微定位火针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3910.4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2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卢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静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针具,即一种治疗中医症侯的超微定位火针。
背景技术:
传统火针针长之体难以操作,烧针过程中针柄容易烫手。针长则速剌的深度难以掌握,一针剌入,深浅不易掌握,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引孙思邈言:“火针惟假火力,……惟怕太深有害”。《针灸大成·火针》说得更为具体,剌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欲防止针剌太深,达到“消息取中”,深浅操之,手有定数,非十年功夫不可得。所以针家常常因其针法难练,而被挡在门外。那么要想在临床上普及,必须删繁就简,所谓大道致简也变成“傻瓜”型的才是根本,做到医生人人会用,人人敢用!
发明内容:
为此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发明通过长期的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对火针做了大胆的改进,加长盘龙针柄,减小针体直径,精简火针种类规格,由原来的几十种变成通用形的三种,由于其针体的纤细、规格少,故取名为超微定位火针,基本上避免了术者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把握进针深度,容易造成事故的不安全弊端,从而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为广大患者服务, 取得璨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图1是小号附图,图2是中号附图,图3是大号附图,三种规格一次性超微定位火针分为图1=小号=针尖10毫米,图2=中号=针尖18毫米,图3=大号=针尖28毫米,以上三种规格的针身均为直径0.4毫米,用特种不锈钢材料制作。针根部分用直径0.2毫米不锈钢丝绕剌, 长度6毫米,直径1.2毫米,针柄部分用直径0.2毫米的不锈钢丝绕制,直径为3.5毫米,长度为65毫米。柄尾部分用直径0.2毫米不锈钢丝绕制,长度为6毫米,直径为1.2毫米。
超微定位火针是一次性用针是最为安全的针具,人们忧虑针灸用针的安全,针灸可能产生交叉感染,特别是艾滋病、肝炎等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更是引起人们的恐慌,而超微定位火针烧红后的无菌性进针,让其它任何针具的进针,都望尘莫及。
超微定位火针由此而得普及与推广。
超微定位火针是针灸的特色疗法,是中医微创医学中法效兼优的临床方法,具有八个特点:
1、无痛(无破皮之痛,无提插拔捻之苦);
2、安全(低损伤,无血液感染);
3、高效(疗效立竿见影);
4、简捷(操作手法精练);
5、快速(平均5-15分钟可医治一个病);
6、低廉(成本投入甚微);
7、术者易于学习;
8、患者易于接受。
典型病例:
周某某,女,51岁,江苏通州市人,农民,2008年3月21日初诊,主诉:近两个月来右侧手臂不能上举梳头及后背系胸罩,近期昼夜疼痛加重,经艾灸、电针、神灯及推拿按摩等治疗,只能暂时得到缓解,疗效不显。
体查:右肩关节外观轻度肿胀,无肤色改变,皮肤温度正常,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处有压痛、右臂外展30°时痛剧,不能外旋后伸。
治疗:在肩前、肩后、肩髃、肩贞、臂臑等部分寻找压痛点(阿是穴), 皮肤经常规消毒,用超微火针在阿是穴上速刺,每次选三个部位,隔日一次,治疗后当场见效(经治疗四次后基本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陈某,男,42岁,江苏南通市平潮镇居民,驾驶员,2010年5月1日初诊,主诉:颈肩部疼痛、酸胀、伴右上肢麻木5年余,每于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天气变化时加剧,颈部活动时有弹响,稍有劳累后头晕,颈痛加剧。
体查:椎间孔挤压试验(+)C5、C6棘突,颈韧带上能触及条索状结节,按之弹响,压痛(+),X光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C5、C6椎体唇样骨质增生。
治疗:患者取坐位在阿是穴找压痛点,皮肤经常规消毒后,用超微火针在阿是穴速刺,经一次治疗后当即缓解,该患者在经5次治疗后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夏某某,男,35岁,江苏无锡市居民,工人,2011年3月6日初诊,主诉:2000年9月份,提重物后出现右肘关节外侧疼能,经多家医院针灸、理疗及打封闭外等治疗未见好转(不能扫地,拿水瓶倒水及搓衣服等)。
体查:右肱骨外上髁局部压痛(+),并有轻度肿胀,皮肤温度正常,伸肌腱牵拉试验(+),右肘关节X光片未见异常。
治疗:患者坐位曲肘,取压痛点(阿是穴)1-2个点,配曲池、手三里等穴,用超微火针在曲池穴留刺5分钟,并在阿是穴速刺,该患者治疗后当场见效,经6次治疗后基本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静,未经卢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9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粘制品模切后的自动品检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氮化铝陶瓷的高温金属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