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槽帮铸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3731.0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安晓文;吕朝;苏俊奇;郭鉴文;路虎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重机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D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656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钢槽帮铸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所制备的铸钢槽帮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好的槽帮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不同公司使用的槽帮不同,槽帮型号较多,用户不仅对槽帮的内在质量要求很高,而且对槽帮的外观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传统工艺方式生产出的槽帮的表面质量达不到用户的要求。
槽帮属长条杆型铸钢件,有1.5米、1.75米等不同长度,受力较大,用户要求直线度变形量不大于3mm,表面质量要求非常高。传统制造工艺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浇注系统4和排气孔6,放置4个140mm的保温冒口2在槽帮1的M型最高处,便于补缩的排气,保温冒口与冒口补贴3相连。即把冒口放置在铸件的非加工面上,冒口切割后铸件伤口比较大,且易切割伤铸件,给焊修打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增大了劳动强度,铸件表面质量较差,增加了铸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槽帮铸造工艺,能够提高槽帮外表面的质量和内在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槽帮铸造工艺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在槽帮上设置浇注系统,在槽帮的加工面或者不用打磨的非加工面上设置侧冒口补缩通道,之后将保温冒口和侧冒口补缩通道相连,在槽帮横向壁厚热节较大处放置四根内冷铁,在槽帮纵向壁厚热节较大处放置两块外冷铁。
所述保温冒口是宽度为120mm的冒口。
本发明将保温侧冒口放置在槽帮的加工面上或者用户要求不需要打磨的非加工面上,当冒口切割后不需打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铸件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加工状态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冒口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3本发明加工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冒口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槽帮铸造工艺,是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的:在槽帮1上设置浇注系统4,在槽帮1的加工面或者不用打磨的非加工面上设置侧口补缩通道5,之后将保温冒口2和侧冒口补缩通道5相连,在槽帮1横向壁厚热节较大处处的放置四根内冷铁7,在槽帮1纵向壁厚热节较大处放置两块外冷铁8,顶部最高面放排气孔6。
所述保温冒口2是宽度为120mm的冒口。侧冒口补缩通道5设在分型面9上。
本发明采用内、外冷铁7、8结合方式,放置2个120的保温冒口2,与浇注系统4一同安放在槽帮1的加工面上或用户允许不用打磨的非加工面上,冒口切割后不须打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铸件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重机铸锻有限公司,未经林州重机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