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床硬质合金车削粉料的回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13664.2 | 申请日: | 201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武发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锐工程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25/00 | 分类号: | B23B25/00;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 地址: | 215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床 硬质合金 车削 回收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床硬质合金车削粉料的回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硬质合金产品异型件主要采用软坯加工的方式生产,在市场上为应对客户加工不同材质的要求产品性能不同导致同一家公司往往需要拥有几十个牌号,对车削粉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回收的方式有分牌号分机床加工从车床底部进行回收,一机多用从车床底部进行回收,一机多用从车床托板以上进行回收。而目前对一机多用从车床托板以上进行回收粉料的方式存在分牌号回收的回收率较低,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
分牌号分机床加工从车床底部进行粉料回收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同牌号之间的污染,粉料回收率较高回收率可以达到95%,避免了由于更换牌号所带来的清扫车床的时间,但同时就要求一家公司需要拥有几十台车床,增加了设备的成本,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保养设备的开销,使得加工的成本大大增加。
一机多用从车床底部进行回收,此种回收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车床利用率,粉料回收率较高可达95%,但此种方式大大的增加了因为更换牌号车削时回收粉料的时间,由于需要对车床整体进行清理,使得工作量明显增加,动用的轻松机床的设备较多,而且由于车床结构较为复杂,很多地方的粉料清扫较为困难,使得牌号之间污染较为常见。
一机多用从车床托板以上进行回收,此种回收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车床利用率,降低因更换粉料打扫车床的所带来的人工成本的损耗,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此种回收方式受加工产品的形状的限制,使得回收难道较大,回收过程繁琐,降低了回收操作的可执行性,粉料回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床硬质合金车削粉料的回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车床硬质合金车削粉料的回收装置,特点是:在车床托板的前方靠托板边缘处设置有前接料盘,前接料盘呈圆弧形槽式结构,包括底部以及与底部过渡衔接的前圆弧部、后圆弧部,前圆弧部的侧面设有挡板;在车床托板上设置有上接料盘,上接料盘呈方形槽式结构,包括底面以及与底面相衔接的前侧面、左侧面、后侧面、右侧面,前侧面与左侧面的高度相等,后侧面与右侧面的高度相等,前侧面和左侧面的高度低于后侧面和右侧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上述的车床硬质合金车削粉料的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前接料盘和上接料盘的材质为不锈钢1Cr18Ni9Ti。
车床硬质合金车削粉料的回收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前接料盘设计参数确定:将车床托板进到前端死点,车刀顶到卡爪顶端位置,确定前接料盘宽度;再确定前接料盘长度,根据所加工产品最大直径,将中托板外移到最大产品加工外圆需求最大空间处测量出中托板外檐与外导轨边缘的距离,为前接料盘后圆弧部的平面投影长度,测量内导轨边缘与托板边沿的距离,为前接料盘前圆弧部的平面投影长度,前接料盘底部的长度由外导轨与内导轨之间的距离减去5mm,确保前接料盘在导轨之间顺利移动;
2)确定前接料盘前圆弧部侧面挡板的尺寸:根据粉料下落抛物线的最高点加上10mm,保证粉料顺利下落到前接料盘之内;
3)确定前接料盘圆弧半径:采用三点定圆法确定圆弧半径;
4)上接料盘设计参数确定:根据托板确定上接料盘底面的长宽,由托板宽度确定上接料盘宽度,上接料盘宽度尺寸范围为托板宽度减去5mm至托板宽度加上10mm的尺寸范围;
5)上接料盘高度确定:上接料盘高度为刀架高度加上10mm;
6)上接料盘预设缺口,确保刀具运动空间;
7)前接料盘和上接料盘采用焊接方式成型;
8)前接料盘和上接料盘加工好后对边缘进行卷边处理。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接料盘有效回收车削粉料,结构轻巧,便于拆装;两料盘的分体式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影响托板的自由移动。料盘尺寸的设计,不影响车床的正常使用,不会造成车床车削范围的缩小,通过采用依靠于车床托板上面的料盘可以随托板自由移动,采用粉料下落第一点回收粉料,有效解决车削粉料同一机床车削,分牌号回收,避免粉料牌号之间污染的问题,使得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前接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上接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前接料盘宽度的示意图;
图4:前接料盘后圆弧部的平面投影长度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锐工程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锐工程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