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黏度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3470.2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九苏;刘朝晖;戴聆春;袁文;贾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1/06;C08F255/02;C08F222/06;C08K13/02;C08K5/12;C08K3/22;C08K3/32;E01C7/2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黏度 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黏度沥青,其特征是:由基质沥青、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增黏树脂、废旧塑料、分散剂和稳定剂通过剪切机高温剪切而成,所述的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用量为沥青质量的5-10%,所述的增黏树脂为沥青质量的1-10%,所述的增塑剂为沥青质量的1-2%,所述的废旧塑料为沥青质量的0.5-1%,所述的分散剂和稳定剂各为沥青质量的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度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由以重量计100份聚乙烯、以重量计5-15份马来酸酐、以重量计0.5-3份过氧化二苯甲酰、10g~500g二甲苯通过接枝反应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黏度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黏度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枝反应为溶液接枝、固相接枝和悬浮接枝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黏度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黏树脂为石油树脂、古马隆树脂、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黏度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黏度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氧化铝、氧化铁无机氧化物或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聚磷酸盐。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黏度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聚酰胺类稳定剂或硫磺类稳定剂。
9.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度沥青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高速剪切机中,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70-190℃后加入增黏树脂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剪切10-30分钟后,加入增塑剂、废旧塑料、分散剂和稳定剂,再维持170-190℃剪切50-60分钟,得到成品高黏度沥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高黏度沥青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是:由以重量计100份聚乙烯、以重量计5-15份马来酸酐、以重量计0.5-3份过氧化二苯甲酰、适量二甲苯通过溶液接枝、固相接枝、悬浮接枝方法中的一种制备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其中,所述的溶液接枝是将聚乙烯、马来酸酐、过氧化二苯甲酰按上述比例溶于过量二甲苯中,在80℃恒温下反应5-8个小时,然后加入过量乙醇沉淀、过滤、烘干得到成品;所述的固相接枝是将聚乙烯粉末、马来酸酐、过氧化二苯甲酰按上述比例和少量二甲苯一起置于烧瓶中,在120℃恒温下不断搅拌反应2~4小时,烘干后得到成品;所述的悬浮接枝是将聚乙烯粉末、马来酸酐、过氧化二苯甲酰按上述比例和少量二甲苯一起置于含水烧瓶中,在95℃恒温下不断搅拌反应2-3小时,抽滤、烘干后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4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