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3345.1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全民;马玉寿;赵新全;施建军;李世雄;王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A0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3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刈用型 黑土 人工 草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方法,具体涉及适宜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次生裸地——黑土滩上选择植株高大、产量高、牧草营养丰富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牧草及其组合,通过适宜的农艺措施和技术手段在冬春草场土层厚度在20cm以上、坡度小于7°滩地黑土滩退化草地上建植以刈割利用为恢复目的的人工草地。
背景技术
以刈割利用为目的,选择植株高大、产量高、牧草营养丰富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牧草草种,在冬春草场土层厚度在20cm以上、坡度小于7度的滩地黑土滩退化草地上利用综合农艺技术措施建植的人工草地称为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级”,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草地生态系统以高寒草甸为主。近年来,受人类社会和生产经营活动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部分高寒草甸已退化成黑土滩。据调查,1995年青藏高原黑土滩面积703万公顷,2006年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该类草地491万公顷。该类草地的优良牧草比例和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土壤有机质减少,速效养分增加,肥力递减,土壤持水量下降。随着草地退化趋势日益严峻,黑土滩面积不断加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日趋严重,不仅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江河源区及其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黑土滩植被恢复已成为该地区草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
人工草地作为草地经营的高级形式,在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建植人工草地来快速恢复退化草地,是畜牧业发达国家进行环境保护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主要途径。面对草地退化日趋加剧的现状,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是我国21世纪草业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高寒牧区建立人工草地被称之为“草业建设新阶段的标志和增长点”。多年研究结果表明,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是快速恢复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的有效途径,是解决高寒草地畜牧业高效和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生态、生产双赢的治理模式。
由于高寒地区已建放牧型人工草地的草种单一、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较少,技术储备不足,建植技术不仅合理,导致放牧型人工草地在建植第3~5年后开始退化,特别是在后期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利用和管理措施不合理的情况下,放牧型人工草地很快又重新沦为“黑土滩”,使得黑土滩退化草地人工改建的治理陷入了困境。适宜的草种和合理的组合不仅可以提高放牧型人工草地牧用性能和生态适应性,还可因草种间的互相作用提高环境资源(水、热、光)的利用效率、延长草地利用年限。国内外放牧型人工草地牧草混播方法很多,无论从产量、质量,不是从稳定性角度讲,豆禾混播是最理想的组合。然而,在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外引草种由于抗寒适应性差、越冬率低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因地制宜选择驯化选育当地乡土草种并将合理搭配组合、采用科学的建植技术是建植人工草地的基础和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适宜恢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次生裸地——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方法。目的是针对黑土滩植被恢复的不同目标,结合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分类分级标准,将适宜黑土滩种植的乡土草种进行优化组合,为土层厚度在20cm以上、坡度小于7°滩地黑土滩退化草地上建植以植株高大、产量高、牧草营养丰富的一年生或多年生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提供混播草种组合及建植技术。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适宜草种及其组合通过驯化选育筛选出适宜高寒草甸种植生长的多年生耐牧性乡土草种:多年生牧草主要有垂穗披碱草、青牧1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青海中华羊茅等,一年生牧草主要有:青引1号燕麦、青引2号燕麦等。应用群落中物种生态位原理,以提高环境资源(水、热、光)的利用效率和延长草地利用年限为目的,优选出适宜3种组合:①一年生牧草青引1号+多年生牧草青牧1号老芒麦;②垂穗披碱草+青牧1号老芒麦;③垂穗披碱草+青海短芒披碱草+青牧1号老芒麦。这三种草种组合的特点是所建人工草地植株高大、产量高、牧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未经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氧化铝结壳块的开路生产线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