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由方法和装置、分组转发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3210.5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科;刘颖;卢宁宁;周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罗振安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由 方法 装置 分组 转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由方法和装置、分组转发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自认证标签是公钥的杂凑值。例如,假设网络实体A的公钥为pkA,则A的自认证标签dA可以定义为dA=Prf(pkA),其中Prf(.)为杂凑算法,杂凑算法可以是SHA(Secure Hash Algorithm,安全散列算法)、MD-5(Message Digest,消息摘要)等。因为杂凑算法具有良好的单向性,也就是说,a)给定自认证标签di,找到公钥pki,使得Prf(pki)=di,在计算上不可行;b)给定公钥pki,自认证标签di=Prf(pki),找到公钥pkj≠pki,使得Prf(pkj)=di,在计算上不可行,所以自认证标签同公钥一一对应。因此如果使用自认证标签充当所有网络实体的身份标识,那么就可以在整个网络中建立起一种分布式的信任模型。例如,给定公钥pk,自认证标签d,如果网络实体A相信Prf(pk)=d,那么A相信pk是标签d对应的公钥。
AIP(Accountable Internet Protocol,可问责网络协议)能够支持具有自认证特征的域标签。AIP以AD(Accountability Domain,责任域)为网络拓扑的基本元素。责任域是互联网中具有独立管理主体的网络。AD是互联网中具有独立管理主体的网络,AD之间可以嵌套。AIP将IP前缀对应的网络当做顶级AD,只有顶级AD才能参与全球路由。每个AD和网络设备均具有唯一的自认证标签,它们主要由对应公钥的杂凑值组成,都是160比特长。网络接口的地址具有层次结构,由顶级AD到该网络接口所宿AD之间所有AD的标签、网络设备标签、接口号(网络设备标签的最右8比特)构成,所以网络接口地址的长度是可变的,它可以表示为160×n比特,其中n为正整数,具体取值依实际网络结构而定。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自认证标签具有平面结构,所以任何中间路由器都无法根据自认证标签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对它们进行路由聚合操作。因此,基于自认证标签构建的寻址方案,路由表的规模往往比较大,从而在路由上带来较差的可扩展性。如何在支持具有自认证特征的域标签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路由可扩展性,现有技术还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在支持具有自认证特征的域标签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路由可扩展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基于端责任域和传送责任域的两级路由结构,所述端责任域的集合构成边缘网,所述传送责任域的集合构成核心网;
在所述传送责任域之间,基于改进的边界网关协议BGP建立以传送责任域标签为句柄的路由表,所述改进的BGP用传送责任域标签替换BGP中的IP前缀和自治系统AS号、且不保留BGP中的聚合属性;
在所述端责任域和所述传送责任域之间,建立所述端责任域与其在所述传送责任域中的接入路由器之间的映射关系。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由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基于端责任域和传送责任域的两级路由结构,所述端责任域的集合构成边缘网,所述传送责任域的集合构成核心网;
核心路由模块,用于在所述传送责任域之间,基于改进的边界网关协议BGP建立以传送责任域标签为句柄的路由表,所述改进的BGP用传送责任域标签替换BGP中的IP前缀和自治系统AS号、且不保留BGP中的聚合属性;
边缘路由模块,用于在所述端责任域和所述传送责任域之间,建立所述端责任域与其在所述传送责任域中的接入路由器之间的映射关系。
为了提高分组转发效率,基于上述路由方法,还提供了分组转发方法和系统。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组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传送责任域中的第一接入路由器接收来自源端责任域的分组,所述分组的源地址包括源端责任域标签和源终端在源端责任域的域内标签,所述分组的目的地址包括目的端责任域标签和目的终端在目的端责任域的域内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