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塑料保险杠的材料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3028.X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姚黎佳;钟理明;郑乐;郭孝文;李怀良;方友宁;朱玄超;陈锋;党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华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1/06;C08K3/34;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塑料 保险杠 材料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保险杠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汽车塑料保险杠的材料配方。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一种表面积大,形状复杂的薄壁大型结构部件,它不仅要求具有优异的高、低温冲击韧性、刚性、耐老化性、耐热性、耐寒性,还要具有耐油、润滑油、油漆等性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流动性能。
聚丙烯以其低密度、易成型加工、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在汽车上的应用不断增大,特别是应用于制备汽车保险杠,是汽车用塑料中用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塑料品种。但是聚丙烯的低温脆性差、成型收缩率大、耐冲击性能差,因此,用于汽车保险杠时需要对其改性。
目前现有的聚丙烯汽车塑料保险杠材料,缺口冲击强度在10KJ/m2-20KJ/m2,收缩率在1.0%-1.1%。其用于汽车塑料保险杠的抗冲击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较差,将导致乘车危险;而且抗冲性能不高,收缩率偏大,尺寸不稳定的聚丙烯汽车塑料保险杠材料的已经达不到生产要求。
在专利号为:CN200910182682.1公开了专利名称为“汽车保险杠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成分配比为:聚丙烯:49-69%,饱和乙烯-辛烯共聚物:5-25%,硫酸钙晶须:10-30%,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5-15%,成核剂:0.1-0.2%,抗氧剂:0.3-0.6%,润滑剂:0.2-0.5%。其工艺:先按照配比将除硫酸钙晶须以外的物料在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硫酸钙晶须从侧向喂料口加入,混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挤出、冷却、切粒。此技术方案通过对聚丙烯改性,提高其强度及韧性,降低聚丙烯的成型收缩率,但是此技术方案的产品的成型收缩率不稳定、弯曲模量、弯曲强度均不够稳定,影响了产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低温脆性强、成型收缩率小、耐冲击性能强的汽车塑料保险杠的材料配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汽车塑料保险杠的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聚丙烯1215C:50%-55%,聚丙烯HC9012M:14%-15%,1250目的滑石粉:14%-15%,4000目的滑石粉:5%-7%,聚烯烃弹性体:7%-9%,抗氧剂1010:0.4%-0.5%,抗氧剂168:0.2%-0.3%,硬酯酸钙:0.8%-0.9%,偶联剂:0.8%-0.9%,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2%-3%。
一种汽车塑料保险杠的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聚丙烯1215C:52%,聚丙烯HC9012M:14.5%,1250目的滑石粉:14%,4000目的滑石粉:6%,聚烯烃弹性体:8%,抗氧剂1010:0.5%,抗氧剂168:0.3%,硬酯酸钙:0.8%,偶联剂:0.9%,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体系冲击强度,降低制品成型收缩率;显著提高材料强度及韧性,产品性能优异;本发明制作的聚丙烯汽车塑料保险杠材料缺口冲击强度在30KJ/m2以上,收缩率在0.7%-0.8%,提高聚丙烯材料的强度,降低收缩率,提升尺寸稳定性;通过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显著提高其强度与韧性,制备的产品性能优越。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塑料保险杠的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聚丙烯1215C:50%-55%,聚丙烯HC9012M:14%-15%,1250目的滑石粉:14%-15%,4000目的滑石粉:5%-7%,聚烯烃弹性体:7%-9%,抗氧剂1010:0.4%-0.5%,抗氧剂168:0.2%-0.3%,硬酯酸钙:0.8%-0.9%,偶联剂:0.8%-0.9%,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2%-3%。
一种汽车塑料保险杠的材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聚丙烯1215C:52%,聚丙烯HC9012M:14.5%,1250目的滑石粉:14%,4000目的滑石粉:6%,聚烯烃弹性体:8%,抗氧剂1010:0.5%,抗氧剂168:0.3%,硬酯酸钙:0.8%,偶联剂:0.9%,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华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华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