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的声控系统以及相关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2255.0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9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N21/422;G10L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声控 系统 以及 相关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语音控制系统以及相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或者智能型电视,已经具备声控功能。也就是说,该电子装置可将使用者的声音信号转换为一相对应的指令,而电子装置即可根据该指令来动作。
不可避免的,具声控功能的电子装置还是会出现无法辨识声音的情况发生。归咎其原因,电子装置周边环境的噪音是造成电子装置无法成功进行辨识的一大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增加声音辨识的成功率即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的语音控制系统以及相关控制方法。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声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决定接收供控制该电子装置的一声音信号时,开启一预设声音接收周期并调降该电子装置的一输出音量;接收该声音信号并据以执行对应的一指令;以及,于该预设声音接收周期结束时,恢复该电子装置的该输出音量。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声控系统,包括:一录音模块,接收并储存一声音信号;一处理模块,信号连接至该录音模块,于决定接收一控制信号而开始一预设声音接收周期时,控制该录音模块接收并储存该声音信号;以及,一声音播放模块,信号连接至该处理模块,于开始该预设声音接收周期时,调降该电子装置的一输出音量。其中,于接收该声音信号后,该电子装置执行该声音信号对应的一指令。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所绘示为具声控功能的智能型电视示意图。
图1B所绘示为智能型电视中的声控系统示意图。
图2所绘示为本发明的声控方法流程图。
图3所绘示为智能型电视中的另一声控系统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智能型电视
110、122:麦克风
120:遥控器
130、330:声控系统
150:处理模块
155:辨识单元
160:录音模块
170:声音播放模块
380:外部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具声控功能的智能型电视为例来作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智能型电视。本发明的技术可以运用于所有具声控功能的电子装置。
请参照图1A,其所绘示为具声控功能的智能型电视示意图。智能型电视100可根据智能型电视100上的麦克风110或者遥控器120上的麦克风122来接收使用者发出的声音,并产生声音信号。再者,智能型电视100内部具有一声控系统(未绘示),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声音指令,而智能型电视100即可执行声控指令来进行频道调整、音量调整…等功能。
请参照图1B,其所绘示为智能型电视中的声控系统示意图。声控系统130至少包括一处理模块(processing module)150、录音模块160、声音播放模块170。其中,当使用者欲进行声控功能时,使用者利用一控制信号Svc,来通知声控系统130使用者欲开始进行声控并产生声音信号Sa。处理模块160解析所接收的信号是否为控制信号,据以决定是否开始接收声音讯号Sa。当麦克风110、122产生声音信号Sa后,录音模块160即将声音信号Sa储存于录音模块160中。
接着,处理模块160中的辨识单元155分析录音模块160内储存的声音信号Sa,并且对声音信号Sa进行语音辨识以产生对应的指令。接着,处理模块150执行该指令,例如进行智能型电视100的频道调整、音量调整…等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假设指令调整智能型电视100的输出音量,处理模块150即输出音量控制信号Sm1至声音播放模块170。而声音播放模块170即可据以调高或者降低智能型电视100喇叭的音量,以完成指令所对应的动作。
一般来说,使用者可以任何方式来启动声控系统130,以图1A与图1B的智能型电视100为例,使用者可以按压遥控器120上的声控按钮(VC)产生控制信号Svc,藉以启动声控系统130开始接收声音信号S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电容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光记录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