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反应物质循环的热化学分解CO2和H2O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085.6 | 申请日: | 2012-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虎;张彦威;岑可法;王智化;刘建忠;周志军;黄镇宇;杨卫娟;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6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反应 物质 循环 热化学 分解 co sub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反应物质循环的热化学分解CO2和H2O的方法,其总的化学反应式为H2O+CO2→H2+CO+O2,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H2O、I2和SO2按物质的量比例14~16∶1.5~9∶1送入Bunsen反应装置,匀速搅拌反应液确保其混合均匀,在20~120℃和1~2atm条件下发生自发放热反应,产生多水的HI相和H2SO4相溶液,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I2+SO2+2H2O→2HI+H2SO4
反应中过量的碘确保了Bunsen反应生成的混合溶液发生液-液相分离,形成上下分层的HI相和H2SO4相溶液;
(2)在120~260℃、0.08~1.3atm和绝热条件下,对H2SO4相溶液实施多级硫酸浓缩处理;
(3)将浓缩后的H2SO4升温至800~900℃,催化分解生成SO2、H2O和最终产物O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H2SO4→SO2+H2O+0.5O2
SO2、H2O和最终产物O2返回到Bunsen反应装置重复利用;
(4)在350~900℃下,通入CO2气体至固定床或流化床反应器与金属M发生放热反应生成氧化物MO和最终产物CO,控制反应条件使反应后氧化物MO与金属M在固体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比例为1∶1,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2M+CO2→MO+M+CO
所述的M为金属元素Zn或Ni;
(5)对于步骤(1)所得HI相溶液进行电渗析处理,在电渗析池阴极侧获得浓缩的HI溶液,阳极侧获得的稀释HI溶液返回到Bunsen反应装置重复利用;浓缩后的HI溶液在浓缩精馏装置中进行精馏,获得纯净的HI蒸汽;将所得HI蒸汽与步骤(4)中的氧化物MO和金属M的混合物在20~90℃的水溶液中发生自发放热反应,得到MI2、H2O和最终产物H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4HI+M+MO→H2+H2O+2MI2
(6)通过蒸馏得到MI2固体后置于固定床或流化床反应器内,通入载气Ar或N2,于600~900℃条件下进行热分解,最终得到单质M和I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MI2→M+I2
冷却后的单质M返回到步骤(4)中作为CO2分解反应的还原剂重复利用;I2作为反应物返回到步骤(1)中的Bunsen反应装置循环利用。
2.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装置,包括Bunsen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相分离装置、HIx浓缩精馏装置、H2SO4浓缩装置、浓H2SO4催化分解装置、CO2分解反应器、MI2生成反应器和MI2催化分解反应器;所述Bunsen反应装置连接液相分离装置,液相分离装置分别连接HIx浓缩精馏装置和H2SO4浓缩装置,H2SO4浓缩装置、浓H2SO4催化分解装置、Bunsen反应装置依次连接,HIx浓缩精馏装置连接MI2生成反应器,MI2生成反应器分别再与CO2分解反应器和MI2催化分解反应器相连接,MI2催化分解反应器分别再与Bunsen反应装置和CO2分解反应器连接;所述的M是指金属元素Zn或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0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