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039.6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大力调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用于水产养殖业的一种增氧设备,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
增氧机有多种类型,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喷水式,充气式等,其中,由于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爆气等综合作用,是目前最多采用的增氧机。现有技术中叶轮式增氧机的动力装置驱动深入水中的叶轮,使其在水中高速旋转,将水抽出水面并洒向空中。当洒向空中的水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由于鱼塘深处的含氧量不足,所以水可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从而产生氧份。
然而,此类叶轮式增氧机具有三个明显的缺点:(1)由于需要将水底的水抽出水面,因此,叶轮须安装在鱼塘的中下深度,必然会造成电机负担大和耗费电能的情况。(2)现有技术的水轮式增氧机由于产品结构设计的原因,无法扩大有效的增氧面积。(3)现有技术的水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出现水底的含氧量远远小于水面的含氧量的情况,当水底水质产生变异或毒气超标时水底就无法溶氧,水底无氧或氧份不足会导致鱼虾浮头,出现缺氧现象,从而造成鱼虾死亡。
因此,有必要针对改善水底水质和减轻电机负担方面对增氧机做出改进,可减轻电机负担,增长电机寿命,节约电能的同时,扩大有效增氧面积,并且使水底的含氧量增加和提高水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氧机,可减轻电机负担,增长电机寿命,节约电能的同时,扩大有效增氧面积,并且使水底的含氧量增加和提高水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氧机,所述增氧机包括叶轮,调水板,用于驱动所述叶轮和所述调水板的动力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的传动装置,连接板,支撑杆和浮体;
所述浮体至少有两个,所述浮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相连形成环状结构;
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调水板、所述支撑杆相连接,所述调水板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
所述叶轮安装在水面下,并且距离水面3~15cm。
优选地,所述叶轮以80~25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所述调水板以4 ~3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包括同步轮,同步轮带和转动轴;
所述同步轮包括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其中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
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所述同步轮带与所述第二同步轮相连,所述第二同步轮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变速箱,所述变速箱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轮的下方,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二同步轮相连;
所述变速箱内设置有至少两组相互啮合的变速齿轮。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轴和主轴;
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联接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叶轮相连;
所述主轴一端与所述变速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
所述传动轴配合纵向贯穿所述主轴。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轴相配合的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调水板与水面所成夹角为30°~150°。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用于传递所述电机产生的电力至所述联接器的输出轴。
优选地,所述增氧机还包括用于保护电机和散热的防护帽,所述防护帽配合套装在所述电机外。
优选地,所述增氧机还包括用于平衡所述增氧机旋转力矩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增氧机的固定杆。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关于一种增氧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使用同一个动力装置,利用轴中轴的原理把传动轴纵向穿过主轴,传动至叶轮和新增的调水板。其中,在传动轴驱动叶轮高速旋转的同时,主轴经过联接器和变速箱降低速度后驱动调水板低速旋转,通过调高叶轮的安装位置,并且利用调水板低速旋转翻动水体,实现减轻电机负担,增长电机寿命,节约电能的同时,扩大有效增氧面积,并且使水底含氧量增加和提高水质的目的。
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将叶轮深入水中,而是将叶轮安装距离水面较近的位置,安装在距离水面3~15cm处,由于叶轮安装位置的改变,减少了叶轮在水中所受的压力,从而减轻电机负荷,降低能耗。本发明增氧机的耗电量为750W,其仅为传统增氧机的50%,从数据中可看出本发明增氧机具有明显的省电节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大力调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大力调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