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腐酸提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11958.1 | 申请日: | 2012-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文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G99/00 | 分类号: | C07G99/00;C08H99/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腐酸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腐酸提取方法,属于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从风化煤或泥炭中提取黄腐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风化煤、泥炭资源储量丰富,过去由于其热值低,一直任其废弃,不予管理。风化煤、泥炭堆放不仅造成大量土地的浪费,破坏自然景观,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对风化煤、泥炭的治理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风化煤、泥炭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还有数量相当的黄腐酸,所以赋予其新的利用价值。
风化煤、泥炭中黄腐酸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碱溶酸析法、硫酸酸析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硫酸丙酮法。其中碱溶酸析法产品纯度低;硫酸酸析法提取率较低;离子交换树脂法树脂需要再生,流程复杂,能耗大;硫酸丙酮法适用范围较广,但由于丙酮沸点较低,回收率低,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且丙酮毒性较大,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腐酸提取方法,该方法流程简单,产品纯度较高,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黄腐酸提取方法,是硫酸乙醇法,其原理如下:煤资源中所含黄腐酸,主要以金属盐的形式存在。硫酸-乙醇法是利用硫酸中的氢离子与黄腐酸盐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游离状态的黄腐酸,黄腐酸能溶于乙醇水溶液,过滤除去其余不溶于水的杂质如煤粉残渣和生成的硫酸盐,即可得到黄腐酸溶液,蒸去溶剂即可得到黄腐酸产品。
这种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煤样进行风干、过筛、水洗;水洗:样品中加入蒸馏水振荡反应,然后离心分离,倾去上清液;水洗重复1-2次;
(2)在经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中,按4-8mL/g的液固比加入10%-15%的乙醇水溶液、0.075-0.1mL/g的酸煤比加入浓硫酸,在45-50℃条件下振荡反应1-1.5h;
(3)抽滤,滤出液经蒸发、烘干得黄腐酸产品,同时可回收乙醇。
所述第(1)步中煤样过筛是将样品磨碎过80目的筛。
所述第(1)步中煤样水洗,按每克煤样加入7-8mL蒸馏水,振荡反应时间10-20min。高速离心机转速8000r/min,离心时间10min。
所述第(2)步中振荡反应是用恒温振荡培养箱,振荡速度为140r/min。
针对不同地区的煤,黄腐酸提取方法有所差异,具体操作过程可根据煤的结构、特性作适当的调整。
在上述提取方法中,由于风化煤中游离腐植酸和游离羧基的含量都很低,又因为钙、镁和羧基的结合使得煤中腐殖酸和试剂的反应能力差,通过步骤(1)中的水洗过程能有效去除钙、镁离子,提高了黄腐酸的提取率。
本发明利用硫酸乙醇法提取黄腐酸,流程简单,成本低,产品纯度高,且乙醇无毒可回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黄腐酸的红外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黄腐酸的提取
风化煤煤样采自内蒙古乌海海南区卡布其矿区,以下简称为内蒙风化煤。煤样在室温条件下自然风干,磨碎筛选至80目以下进行实验。
(1)称取煤样10g(精确到0.0002g)于离心管中,加入70-80mL蒸馏水洗涤煤样,先振荡混匀,然后于高速离心机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然后倾掉上清液,洗涤重复1次。
(2)用乙醇水溶液将离心管中的煤样洗到锥形瓶中,液固比、乙醇含水量按照表1进行。
(3)加入浓硫酸,加入量按照表1的酸煤比。
(4)放入恒温振荡培养箱中振荡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按照表1。
(5)反应结束后,使用抽滤装置趁热过滤。
(6)收集滤液并蒸发溶剂,烘干后即得到黄腐酸产品。
表1 L25(54)正交实验
以内蒙风化煤为原料,用上述方法提取黄腐酸,通过极差分析、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实验,得出实验最佳条件为液固比6、反应时间1h、乙醇含水量15%、酸煤比0.100,在此最佳条件下,黄腐酸提取率达32.27%。
实施例2:黄腐酸产品的分析
煤样与黄腐酸产品中黄腐酸含量比对如表2,黄腐酸产品的水分、灰分含量如表3,黄腐酸红外图谱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