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洁纱纺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1931.2 | 申请日: | 2012-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淼;张娅;于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学海 |
主分类号: | D01H1/02 | 分类号: | D01H1/02;D01H1/14;D01H5/72;D01H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洁 纱纺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环锭细纱机上的纱线纺制技术。属于棉纺、毛纺、麻纺、绢纺等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消除纱线毛羽有两种方式:1、加捻前集聚;2、后工序处理。第一种方式是在加捻前将纤维须条进行集聚收拢,在改善毛与指标的同时也改善了条干、强力等指标,但前期投入大、运转费用高,管理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第二种方式主要是烧毛和上浆,均增加了工序,也提高了成本。
为了解决此问题专利20101021000.5(一种生产低扭矩纱线的纺纱装置)提出在前罗拉与导纱钩之间增加一个机械假捻器的办法,改变纱线内部纤维的分布来减少纱线毛羽,效果并不十分显著。201110105252.7(同步加湿的湿法纺织装置)是在纱线加捻时将纱线加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将毛羽吸附在纱线本体上,有一定效果,但也没有真正解决毛羽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幅度改善毛羽和强力指标,不增加工序,前期投入少,运转费用低、管理要求低,生产成本低的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光洁纱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纱线由前罗拉输出不是直接进入导纱钩,而是从两个相向转动的搓捻盘之间通过,表面的毛羽被上浆(水)并被搓捻成螺旋状缠绕粘附在纱线本体上,纱线表面光洁,结构紧密,强力高。
光洁纱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搓盘面呈0至180度的角。
光洁纱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搓捻盘面之间最近距离为纱线直径的0到2倍。
光洁纱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搓捻盘旋转轴线空间距离为0到两盘半径之和。
光洁纱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搓捻盘(2、3)面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气圈张力且保证搓捻时纱线与搓捻盘之间纯滚动。
光洁纱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搓捻盘相对位置、转速、转向可以调整,保证搓捻盘至前罗拉之间纱线捻向与成品纱捻向相同,捻度不小于成品纱。
光洁纱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搓捻盘至少有一个盘面涂有含水量在100%至90%的浆液。
光洁纱纺制方法其特征是可用于各种纤维的环锭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纱线强力高:强力搓揉和螺旋缠绕使纤维间摩擦力增强,强力增加;2、断头率减少:前罗拉输出段纱线同向捻并大于成品纱线的捻度,克服了原来因导纱钩的阻捻导致的断头;3、后续工序起毛少:毛羽结构决定了后道工序起毛可能性大大减少;4、设备投入少:结构简单,成本低;5、运转费用低:无额外耗能,易损件与普通细纱机一样,不需要额外保养;6、与原来细纱机没有区别,对管理也无特别要求,适应所有纺纱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光洁纱纺制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2由前皮辊带动搓捻盘的光洁纱纺制方法示意图;
图3由皮带带动搓捻盘的光洁纱纺制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4由前皮辊和前罗拉分别带动左右搓捻盘的光洁纱纺制方法示意图;
图5由前皮辊通过两条皮带分别带动左右搓盘光洁纱纺制方法示意图;
图6由纱线张力带动左右搓盘的光洁纱纺制方法示意图。
图中
1-本体,2-右搓盘,3-左搓盘,4-球辊(锥辊),5-前皮辊,6-球辊(锥辊)支杆,7-前罗拉,8-纱线,9-浆液输送管,10-浆液,11-浆液涂布头,12-涂布在搓盘上的浆液,13-导纱钩,14-驱动皮带,15-带轮,16-搓捻前纱线毛羽,17-搓捻后纱线毛羽,18-左平皮带,19-右交叉带,a-前罗拉握持点,b-搓捻盘夹持点,c-导纱钩阻捻点。
图1中纱线8由前皮辊4和前罗拉7间输出到导纱钩13,中间被相向旋转的左搓盘3和右搓盘2夹持住b点,在b点处摩擦力的作用ab段纱线被加以Z捻,经过b点时纱线被捻转5~10圈。从a点出来的纱线上带的毛羽16被滚捻呈螺旋状包裹在纱体上并有浆液粘紧固定,搓捻后的纱线毛羽17数量和尺寸明显小于搓捻前的毛羽16。a-b段纱线捻度大于b-c段纱线捻度。
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2中本体1卡装在前皮辊5轴上,图中球辊4与前皮辊5紧密接触,前皮辊5带动球辊4,球辊4带动左搓盘3、右搓盘4分别绕自身轴线作相向转动,搓捻通过其间的纱线8。浆液涂布头11将从浆液输送管9内输送来的浆液10涂布在搓盘3上,作毛羽粘附之用。转动球辊支杆6可以改变左右搓盘(2、3)的转速和转动方向,以便调整纱线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学海,未经于学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